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结合兰陵实际和长远发展综合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兰陵县将处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双循环”特别是国内大循环将成为未来兰陵发展的最大机遇。从交通区位看,兰陵县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带中间位置,是连接临沂、枣庄、徐州的重要枢纽,是临沂全面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随着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陶沟河复航京杭大运河、兰陵通用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推进实施,兰陵将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从需求层面看,兰陵县作为临沂市第一人口大县,且处于城镇化的“起飞”阶段,向西联通鲁南经济圈,向南融入淮海经济区,较大的市场规模将会释放源源不断的消费潜力;随着部分兰陵籍在外从业经商人员回流,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资源加速向兰陵聚集,将进一步激发人口大县“红利”。从供给层面看,兰陵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副产品资源,装备智造新城和兰陵农企园全面起势,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兰陵对长三角地区的生活保障功能凸显。随着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有利于兰陵延伸蔬菜产业链条,提高“苍山蔬菜”在长三角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高端市场份额,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打造全国性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更有利于兰陵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和装备制造产业基础,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更好承接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优质产业梯度转移,聚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同时要看到,兰陵县发展仍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不强,发展活力不足、质量和效益不高;传统产业散而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高附加值、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尚未实现更大突破,发展“不快则退”的形势严峻;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不够快、渠道不够宽,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二产占比与同类县市相比偏低,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人才、能耗、土地、资金、环境等要素制约仍需破解。展望未来兰陵发展,在经济发展层面影响最大的将是人才问题。由于兰陵产业基础薄弱、层次偏低、结构不优,实体经济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强,外部又面临着周边发达地区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现象短期内仍将存在,随着兰陵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人才“短板”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不足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从工业强县方面来看,能耗问题将成为兰陵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兰陵工业总量偏小,能耗基数偏低,矿产建材、食品加工等资源加工型传统产业占比大,能源以煤电为主,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给不足、占比偏小,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能源需求不断扩大,能耗“天花板”效应更加凸显。

全县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提升斗争本领,强化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占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