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以“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为目标,在A级景区、特色旅游村、乡村旅游点、加油站、旅游沿线等区域新改建226座旅游厕所的基础上,在4A级景区增设8处第三卫生间,加强在科技、环保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融入光伏科技和风能科技,公厕内照明、排风用电均来自太阳能、风能发电,充分融入“低碳环保”理念。新建旅游厕所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厕所建设指南》的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建设。建立旅游厕所移动端智能查询、导航、评价系统,方便旅游者入厕,重视旅游者的反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综合执法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

6、完善旅游公共交通设施。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往重点景区、旅游特色村的道路具备旅游车辆通行条件。完善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在交通枢纽、旅游干线建设完善道路交通标识,清晰标注A级旅游景区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便旅游者游览的同时,实现对旅游景区的二次营销。旅游停车场位置合理、进出方便、数量充足、生态环保。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建设自驾车营地。(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交警大队、各乡镇街道)

7、建设旅游数据中心、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建设综合全面的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科学准确的决策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有效整合来自移动运营商、银行卡结算平台、手机APP服务商等各类旅游交互数据,发挥在旅游经济预测、景区人流监控、旅游消费统计、旅游精准营销及旅游舆情监测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形式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实现对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及游客服务的多元化数据服务。在3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置人流监控系统,对景区客流量进行有效监控。推进智慧旅游建设,鼓励A级旅游景区建设手机导游、智能导游系统及手机订票和客流动态管理系统,创建智慧旅游景区。鼓励旅行社建立智能客源管理、行程管理系统,积极创建智慧旅行社。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到2022年底,所有A级旅游景区景点、星级饭店、重点旅游特色村、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游客聚集区域实现WIFI全覆盖。(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统计局、县发改局、各乡镇街道)

8、完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体系。结合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在主城区建设1处功能完善的县级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在全县主要旅游交通站点、旅游沿线等区域新建2—3处中等以上规模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在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村新建改建3—5处能为周边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游客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各乡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