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陵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省、市、县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临沂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全面履行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兰陵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成效
1.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更加全面
一是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全面加强清单规范化管理,依据清单理顺部门职责,优化流程再造,根据法律法规修订、部门机构职能变化等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理顺职责关系。
二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实“21+9+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印发县级工作方案(兰陵政办字〔2024〕14号),对123个“一件事”逐事项建立工作小组和运行方案,挂图作战、一事一销。全面升级打造“小兰项目管家”团队,简化流程,实施企业开办 “一站式”审批,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和电子化登记,实现企业开办最快0.5个工作日完成,压减70%以上,近4500家企业完成线上“一站式”登记,有效节约群众办事成本。2024年,共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取水许可、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电子证照约29000件,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达到99%以上。
三是规范市场监管秩序。2024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任务866项、抽查检查对象1905户,营造公平正义市场环境;开展线上巡查2230余次,督促经营单位自查158次,发布健康证预警1600人次、资质证件预警95次、食材预警9300次;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771起,罚没金额1093万元,移交公安机关9起,查办涉及广告、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等案件27件。
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按程序公布兰陵县人民政府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实行动态化管理。2024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共2件,合法性审查率100%。在对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中,均按规定组织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听取意见,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二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2024年,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程序相关规定,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规范性文件2件,并报市政府、县人大常委会进行备案,切实做到有件必审、有审必备。深化县乡村三级合法性审查机制,2024年共开展合法性审查367件,其中,镇街审查91件、村级审查246件。
3.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健全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出台《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惠企政策质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要素供给能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提升、纾困解难效能提升等5个专项行动。持续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营商专员进万企”活动,推进建设专班成员单位广泛入企联系服务。以“亲清会客厅”建设为小切口,建立县级领导走进亲清会客厅工作机制,2024年,共开展11期“亲清会客厅活动”,6位县领导走进“亲清会客厅”。建成全闭环涉企诉求处理机制,落实企业诉求“2115”机制,将合理诉求“一办到底”,省级涉企接诉即办办结率100%。
二是抓严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持续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自查执法风险点103个、问题208条,制定整改措施470项,制发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38份。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全年抽查11个重点执法领域、471本执法案卷,查找卷内存在问题670条,并将问题反馈至各单位,均已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指导机制,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共制发合规指导意见书51件,帮扶指导企业113家。建立“四张清单”明确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强制的情形,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2024年,共减免行政处罚872.99万元,受益市场主体269个。充分发挥涉企联合检查平台作用,2024年,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运用平台完成日常检查2118次、联合检查357次,完成双随机检查2200次、联合检查975次;重点执法单位涉企执法检查较2023年同期减少556次,减少罚款1420.68万元,分别同比下降23.5%和40.2%。
四是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年累计办结人大建议94件、政协提案220件,满意度达到100%。充分发挥“热线·首发”作用,依法依规办理工单,对合理工单解决到位,对不合理工单解释到位,确保诉求办理快速及时、依法依规。2024年,接收工单13万余件、同比下降9.69%,问题解决率97.35%、同比提高1.16%,群众满意率96.53%、同比提高0.47%。
五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强化“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山东通一体化监管平台”等平台协同,推进录入数据真实性、可溯性和时效性。构建政府信息公开“1+4+N”渠道矩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向基层深度延伸。2024年,共发布各类公开信息23000余条,受理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部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实现“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
4.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科学有效
一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牵头建立安委会办公室月例会制度、“两函一书”机制、“双专班”运行机制、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机制、安全生产巡查制度、重点时段“9421”工作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完成420家工贸企业分类工作。促进小微企业及园区规范提升,分级指导帮扶小微企业305家,排查隐患1600余条,实现隐患闭环整改。建设运行“兰芯智焊”智能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联网焊机、流动焊机、作业焊机、关机焊机、异常焊机5类焊机“一屏监管”和备案情况、作业时间、作业人员、设备状态、设备位置、监测预警6类信息“一图统揽”。2024年,“加芯赋码”电气焊设备共1185台,公益培训特种作业人员355人,节省群众费用42.165万元,备案作业30497次,累计监测预警260次,拦截无证焊工作业20次,全部有效处置。
二是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4年6月,中央媒体到兰陵县代村开展“2024年法治乡村基层行”,法治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刊登代村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2024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万余份,覆盖群众达25万人次。
三是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将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创新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调解工作法,发挥“老苗调解”品牌作用,建立17支“带不走的调解队伍”。打造“1+17+N”阵地模式,共建成县级“隆礼重法”调解中心1个、镇级“隆礼重法”调解室17个、村(居)级调解室500余个。2024年,县“隆礼重法”调解中心累计接待群众4416人次,法律咨询3414人次,调解立案1465件,调解成功1319件。
四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积极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全县已有公职律师52名,完成公职律师单位备案58家。创新推行“打包式”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模式,为全县609个村(居)配备了84名法律顾问。强化法律援助工作办理,2024年,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3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193件,提供上门法律援助180余人次。
五是完善行政复议与诉讼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注重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功能。2024年,共调处化解行政复议案件65件。注重维护司法权威,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采取线上观摩和现场旁听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旁听庭审活动。2024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88件、行政应诉案件160余件,法定期限结案率、网上办案率、出庭应诉率均达到100%。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存在的不足
一是普法宣传创新不够。普法宣传方式多以开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板、悬挂条幅等传统普法形式,利用新媒体开展普法不够,创新力度有待加大。
二是行政执法水平还有待加强。有的执法单位依然存在处罚程序实施不够规范、执法文书制作不够标准的问题,行政执法处罚公信力有待提升。
(二)主要原因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有的单位法治建设创新性、主动性不足,部分公职人员掌握法律知识不够充分,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主动从法律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的主动意识不强。
二是一线法治人才队伍不够充实。高素质法治专业人才仍然缺乏,从事合法性审查工作的人员学习途径较为单一,一线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专业能力、文明执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县水平。坚持高位统筹,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政府建设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印发《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中共兰陵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优化领导机构,及时调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各协调小组成员。2024年,共召开委员会会议1次、委员会办公室会议2次、协调小组会议3次。
(二)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7次以上。“吸纳荀子‘隆礼重法’理念,创新人民调解路径”和“实施重点项目‘小兰帮办’服务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入选《山东省2024年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召开2023年度述法工作会议、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评议暨法治政府建设报告评议会议,共汇总特色亮点492条、存在问题560条、工作建议592条。印发《关于开展专题述法工作的通知》,推动实现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专题述法工作全覆盖,目前已有50余家单位完成领导班子专题述法工作。
(三)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坚持每月一测,抽取一定数量行政执法人员参与测试,将“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案例分析”纳入考试内容,成绩逐一反馈至各单位,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已完成8场次1116人次的测试,实现行政执法人员测试全覆盖。选取行政执法领域典型案例,编印典型案例汇编,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2024年,编印41件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组织召开2场次628人次的线下业务培训会。
(四)不断加大法治调研督察力度。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针对2方面17项具体问题,印发《兰陵县贯彻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督察意见反馈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清单,确保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整改到位。严格落实法治督察常态化制度,深入推进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2024年11月—12月,开展全县2024年度法治建设全面督察工作,采取书面自查和实地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进行全面督察,对重点部门单位、乡镇(街道)进行分类实地督察,并对情况进行公开通报。
四、承担的《临沂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作为重要学习内容。落实政府常务会议、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2024年11月15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法治讲座。
(二)强化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2024年9月,“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隆礼重法’思想新时代应用 打造‘枫桥经验’的兰陵样板”入选由新华网主办的2024社会治理创新分享大会实践案例。2024年10月,兰陵县司法局探索荀子思想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获评第二届企业法治建设创新典型案例。2024年12月,“以党建引领,探索‘隆礼重法’新应用”荣获第二届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二等奖。2024年12月,临沂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日照市委依法治市办、江苏省徐州市委依法治市办、连云港市委依法治市办、安徽省淮北市委依法治市办及部分县(区)依法治县(区)办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到兰陵县开展省际共建“法治合作先行区”调研座谈活动。
五、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法治建设正确方向。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程,常态化开展专题学法。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综合运用法治建设“述、评、督、考、责”联动机制,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加强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机制建设,加快专业化、标准化合法性审查员队伍建设,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着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三)坚持依法化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广“热线·首发”、荀子“隆礼重法”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结合机制,推广“老苗调解”模式。夯实行政复议“主渠道”,探索多元联合调解和诉源治理模式,推进信访法治化,不断完善府院联动和协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
(四)坚持共建共治,擦亮法治社会底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普法宣传。不断创新普法内容和形式,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激发人民群众自觉接受法律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深挖兰陵法治文化思想内涵,打造兰陵特色法治文化品牌。
(五)坚持法治思维,强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将法治教育纳入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定期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作用,将清单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学法任务,坚持集中学法和自主学法相结合,线上学法和线下学法相结合,实现学法用法常态化、规范化。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法治机构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执业资格考试,为法治兰陵建设提供高素质法治应用型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