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兰陵 / 成果展示 / 正文
  • 索引号 lanling00445764-10/2025-00083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司法局
  • 公开目录 成果展示
  • 发布日期 2025-06-26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从“办得成”到“办得好”-兰陵法援质效提升解锁新生态
从“办得成”到“办得好”-兰陵法援质效提升解锁新生态

法律援助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是保障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量与效率,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兰陵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探索创新,在工作机制、质量评估以及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建协同保障网络,打造全链条权益保障体系。为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效能,探索建立“法援护航联盟”协同工作机制,整合法院、公安、检察院、人社局、妇联、工会等多方力量,打造法援公益合伙人。该机制以“流程衔接、资源整合、效能提升”为目标,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1+6>7”的聚合效应。通过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与协作配合,打通审前、审判环节的法律援助通道,优化刑事辩护律师资源配置体系,提升刑事案件法律援助质效;完善值班律师优选机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律师驻点服务,创新推出“咨询-申请-立案”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构建值班律师与辩护律师衔接制度,实现法律援助无缝覆盖侦查、起诉、审判全诉讼流程,形成司法保障与社会维权的工作合力。通过联盟的高效运作,部门协作响应速度有效提升,案件办理周期明显缩短,成功构建起全链条权益保障体系,为困难群体提供了更全面、更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创新质量监管模式,实现服务过程全周期管控。突破传统“事后评估”的局限性,全新构建贯穿法律援助案件全周期的动态质量监管体系,完成从“事后纠偏”到“全程管控”的质量管理转型,切实保障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全流程节点化管控。从案件受理、办理到结案的每个关键环节,均设立科学量化的评估指标,实现“步骤化规范,阶段性评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实时收集律师服务进度、办案质量数据及当事人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形成动态监测机制。

建立多维评估反馈机制。一是建立“日常监测+定期抽评”的双轨评估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跟踪案件进展,定期组织专家团对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抽样评估,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承办人和法律服务机构,并作为承办人案件补贴发放调整的重要依据。二是全面形成“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链条。针对评估不合格案件实施“四维全面”质量管控机制,具体包括:对案件承办人实施全员约谈督导、对存在问题推行彻底闭环整改、对整改成效进行系统复核验收,最终确保案件整改全面达标。

严格质量保障措施。一是规范结案管理。严格落实结案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卷宗归档的要求,实行“一案一档”,保证“案案有落实”;二是完善回访机制。在案件办结后,电话回访受援人,重点核查承办人员有无违规收费行为系统收集服务改进建议,确保“件件有反馈”。

深化精准服务理念,构建特殊群体关爱体系。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落实“三优先”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三优先”服务。同时,根据特殊群体差异化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法律援助,进一步优化“法援银龄”“法援护苗”“薪暖农民工”等志愿服务活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让他们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帮助;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指派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的律师,将心理疏导与法律援助服务相结合,帮助他们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应对心理创伤。今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137次,实现了特殊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服务的“精准识别、快速响应、专业办理、全程保障”,切实提升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服务的有效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详细解读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和细则

制定依据

保障措施与执行

内容由AI解读,具体执行以政府文件为准

常见问题

一键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