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全程引领、三区联动、五业并举”。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三大作物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形成推进创建“两全两高”示范县的良好格局。
二、方案中关于农业机械化效益上方面有什么新目标?
答:力争到2022年底,我县主要农作物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100%、84.6%、94%、45.2%、86.1%;全县畜牧业机械化率达到82%以上,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4%以上。
三、在农机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农机维修、驾驶操作职业技能竞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机事业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同时又会农机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机手、职业农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
四、在实施农机装备优化升级上有什么措施?
答:以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为抓手,着力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重点突破作业对象信息感知、决策智控、智能导航、实验检测等应用基础技术,开发大型与专用拖拉机、田间作业及收获等主导产品智能技术。建立研发、推广、使用一体化新机制,加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重点研发生产和转化应用微喷灌机械、先进植保机械,显著提高农机装备有效供给水平。
五、提升农机技术推广水平方面有什么措施?
答: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针对我县主要农作物和优势经济作物,总结形成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规模的农机装备配套标准、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试验示范复式高效农机装备技术,加快突破关键环节机具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瓶颈制约。探索实施适宜山区丘陵机械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协调推进畜牧业、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鼓励农业科技园区与农机装备优势企业建立对接平台,开展先进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示范。引导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农机合作社等参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作互补的机制。
六、强化农机服务主体培育的主要措施?
答:以农机户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建立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导的“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带机、带地、带资或技术入社的资本合作方式,完善农业生产过程“作业标准、服务价格、技术模式、生产资料”等“几统一”的劳动合作方式,建立合理公平、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作业能手作用,鼓励和支持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推动农业生产向装备智能化、种植规模化、过程机械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支持大型骨干农机企业与农机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等开展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七、在实施“智慧农机”建设工程方面的主要措施?
答: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推动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装载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装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建设农业机械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使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农机管理、市场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信息化服务。加强农机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农民和农机手的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和农业机械化的深度融合,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农机管理服务科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八、补助资金投入及使用的主要用途?
答:(一)基础设施建设补助(5万元)。主要用于参与农田托管等土地规模经营、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示范合作社,新建改建农机具库棚、农机维修车间、农机手培训教室、作业监测及远程监控信息系统、信息服务计算机设备购置及网络建设等。
(二)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35万元)。用于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机艺融合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有关会议、宣传、教育培训费用;农机科技示范主体采用新技术、新机具的租赁和作业补助实验损失补偿等费用,以及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各项工作经费。
(三)新型、高效智能机具示范推广(10万元)。用于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新型、高效的农机装备研发;“两全两高”及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短板环节、高效智能机具补助。
(四)其他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5万元)。用于畜牧业、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中相关培训及现场会产生的费用。
以上用途资金分配可根据创建实际情况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