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仲村镇以美德信用建设为抓手,深耕基层治理土壤,通过美德积分激发群众热情、典型引领涵养文明乡风、理论宣讲筑牢思想根基,多维发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推动文明新风尚在乡村落地生根。
美德积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成功化解村内1例矛盾纠纷可得10分、节假日参与景区执勤,每天可得10分、发现池塘周边有未成年人逗留,每上报1次可得10分……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美德善举通过公开透明的规则被赋予清晰的积分刻度。今年,大仲村镇新建5家“蒲公英超市”,围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将群众的每一次美德行为量化为可累积、可兑换、可增值的信用积分。从米面粮油到生活用品,积分兑换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这种“行为换积分、积分兑实惠”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群众从“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自觉养成崇德向善、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活方式。
典型引领:强化榜样影响力。以典型为镜、向榜样看齐,是凝聚共识、激发行动的重要一招。近年来,大仲村镇始终将典型选树作为凝聚民心、引领风尚的重要举措,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促进家庭和睦与邻里和谐;推进“美在农家”户创建,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精心培育市级乡村好青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此外,陡沟庄村李振江凭借高尚品德与突出事迹,被授予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通过评典型、树标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勤劳致富、文明守礼的优良风尚走向“全民践行”,成为滋养乡风文明的深厚土壤。
理论宣讲:传递崇德向善正能量。美德信用建设的深化,关键在于筑牢群众的思想根基、提升文明素养。大仲村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重要阵地,将理论宣讲延伸至校园课堂、村居院落,打造“枫杨树下和风宣讲”特色品牌,让宣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通过宣讲法律知识、美德故事、实用技术、惠民政策等内容,将抽象的文明理念转化为可听、可学、可做的具体实践,推动群众从“知道理”向“践于行”转变,为美德信用建设落地见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大仲村镇将继续创新思路举措,持续擦亮美德信用品牌,让文明新风尚融入乡村发展的每个角落、浸润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