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anlingfgj2/2022-0000246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2022-12-04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兰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8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0.8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10.5%。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考核中荣获第1名。全县粮食收获面积149.01万亩,总产66.98万吨,实现稳步增长。深入践行“三步走”战略,制定出台《兰陵县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实施方案》《兰陵县2021年优质农产品现代农业基地实施方案》,全力建设农业基础好、产业体系优、生产体系强、经营体系活的现代农业强县。培育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6个,13家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被评选为临沂市首批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垦源现代农业等2家蔬菜生产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名单。深入推进“四雁工程”,遴选培育“鸿雁”人才600名,创建“鸿雁人才”示范基地35个;吸引332名“归雁”人才返乡创业;举办“田间课堂”“鸿雁大讲堂”等74期,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1万余人;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家庭农场400余家,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入选2021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兰陵县作为全市唯一县区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数字乡村试点县。成功争取苍山大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长城镇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镇,苍山街道小东山村、尚岩镇东南岭村、磨山镇孙屯村等6个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工业生产持续加力。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县134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优势产业支撑有力,采矿业、建材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分别实现产值79.4亿元、39.4亿元、58.9亿元、22.9亿元,同比增长49.1%、28.6%、29%、6.9%。国铭铸管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中联水泥公司“基于私有云模式的水泥生产全过程智能管控平台”被工信部列为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是全市唯一入选的企业。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荣庆物流获评“瞪羚”企业。智造新城链式经济“变废为宝”项目获2021年度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十大好项目”第1名。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成功举办第九届菜博会,综合展示沂蒙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乡村振兴“三步走”和“四雁工程”、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以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文旅融合加快推进,全年共接待游客74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8%,举办第五届兰陵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惠及群众25万人。积极对接长三角,开拓旅游市场,在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召开文化旅游推介会,推出乡村生态游、红色研学游、欢乐亲子游等多条二日游、三日游旅游精品线路。加大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推出天际陶笛、“胜蒜在握”挂件、索村泥陶等一批特色文创产品。兰陵代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318户,居全市第3位。新增备案登记外贸企业40家,全县实际到位外资8643万美元。

(二)要素集聚效应显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项目支撑更加有力。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着力破解要素制约,提升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实施县级重点项目106个,完成投资101.7亿元,其中省市级重大项目9个,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8%。双维智能塑编、银成锂电池、金信清真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或试生产。“双招双引量质并升。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全力招商引资,共引进实施过亿元工业项目82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5个,500强项目5个,实际到位县外资金112.6亿元。分两批集中开工过亿元工业项目35个,涵盖电子电器、生物医药、建筑板材、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培育,16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引进省级以上人才32名、外国专家2名、高学历人才127名。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县银行业机构各项存款537.3亿元,较年初新增62.5亿元;贷款余额428.3亿元,较年初新增7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新增贷款50亿元的目标;新增存贷比116.9%,列全市九县第2位。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围绕支持乡村振兴、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政策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宅急贷”,累计授信办理使用权抵押贷款955万元,经验做法被新华社宣传报道;县农业银行推出“惠农e贷”;县农商行推出整村授信模式。引进潍坊银行来兰陵落户,全县银行机构达到12家。

(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环境面貌不断提升。城市功能逐步增强。加强道路、供排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会宝路桥下穿通道、5号路等建成通车,建设树阵停车场17442平方米,完成滨河东路、佳园路、幸福路等城区道路修复整治。片区改造步伐加快,城投汇宝苑、和平新城、塔山片区改造等项目有序实施。供热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供暖小区(单位)30家,翰林丽都、和平新城一期、城投玉园等34个小区内供热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县中等城市试点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镇村建设统筹推进。新增天然气中压管线36公里。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生物质则生物质,完成农村清洁取暖13392户。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路网延伸52公里、提档升级75公里。新建提升农田生产道路和排水工程182公里。建设17处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站并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规模2650吨。推动“美在农家”扩面升级,创建“美在农家”示范户4252户。一批事关兰陵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成功列入上级盘子,陶沟河复航工程、金石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列入省“十四五”规划,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沿运片邳苍郯新片区治理、会宝岭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打造兰陵代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一批事项列入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推进兰陵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会宝岭水库增容等重大事项列入省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方案,兰陵农企园、兰陵-邳州港疏港公路、硅基创新园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市“十四五”规划,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7,全市第2位,优良天数268天,全市第1位,4条国控河流年度水质全部达标。科学推进植树造林,全年完成造林1254亩,新建和提升绿色通道55公里。深入推进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兰陵县成功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年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市级美丽乡村8个,连片打造美丽村庄243个。我县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燕子河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创建小东山村、山里王村等9处市级水利风情村。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全县民生领域支出5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1%,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三大重点民生分别支出16.5亿元、17.5亿元、5.5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持续扩充教育资源,全年新补充教师716人,改扩建泉山实验学校、庄坞镇初级中学等普通中小学3所,改扩建校舍面积25848平方米。8所幼儿园获评省级一类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所。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升,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坚持疫苗应接尽接,全县累计接种疫苗194万剂次。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等6大中心实现共享共用。推动中医药创新传承发展,打造国医堂21处,创建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111处,实现中医药服务广覆盖。社会保障范围更加广泛。就业工作稳步提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259人,登记失业率2.38%,在控制范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47万元。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强慈善救助,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6亿元、特困供养资金6056.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3395.4万元。持续深化双拥共建,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成1处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7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604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各类社会事业全面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和保障机制,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75亿元,实施产业项目81个,带动10575户18634人。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山东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骑行暨临沂市“红色之旅、沂蒙骑行”自行车赛、兰陵县第五届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实施戏曲进乡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重点民生工程,开展演出1305场,放映电影7300场次;提档升级2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等6处革命文物入选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高,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新闻广电、统计审计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省奋力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聚焦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目标定位,实现五年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四梁八柱一统领”发展路径,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全市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超过8000,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一是放大优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四雁工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依托我县蔬菜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围绕农资产业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前后两端,策划、包装、招引、实施一批农资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农超对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项目,推动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打造全县域高标准农田。实施苍山大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建设2处以上苍山大蒜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稳定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年产500万吨生产规模,积极打造百亿级蔬菜产业。实施“五品”改良工程、“五标”提升行动,打造对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10个以上。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十强县”、“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加大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争取推荐省级示范社(场)10家、市级示范社(场)15家,评选县级示范社(场)40家以上,培育“鸿雁”人才500名,引进“归雁”人才260名以上。实施好大蒜、蒜薹、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提升农民抵御农产品价格风险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北外环及芙蓉桥两座橡胶坝,实施好涝洼地治理等重点工程。是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强力突破工业经济。围绕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按链式思维发展工业经济,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让“新产业”增创“新优势”。壮大提升装备制造、矿产建材、食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推动关键增长点尽快释放动能。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扩容倍增。加快国华金泰太阳能光伏玻璃和药用玻璃、中联水泥5000t/d熟料生产线节能减排智能化改造、益新矿业等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有效拉动,推动实现全县产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55亿元,增长12%;实施技改项目50个,技改投资增长15%;力争培植产值过50亿元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三是围绕提速进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儒学兰陵、诗酒兰陵、山水兰陵、红色兰陵资源优势,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5A级标准提升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做好兰陵王城、大宗山朗公寺等特色文旅项目开发建设,组织好第六届兰陵县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举办好第十届菜博会,展示兰陵形象,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力争全年实现接待游客7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依托京沪高速、岚菏高速、临枣铁路、京沪高铁二通道等交通干线,统筹规划物流业发展,做好金石铁路专用线及连接线工程、岚荷高速新兴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提升全县物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万达广场、“司机之家-哥们驿站”等项目建设、运营,积极发展商贸综合体、仓储式超市等新型业态,提高商贸服务业档次水平。全力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依托兰陵电商中心、电商产业园等载体平台,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基地,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样板。组织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具家装下乡等促销活动,释放农村消费潜能。

(二)突出项目投资拉动,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一强化重点项目支撑。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结构优化,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帮包重点项目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配合,着力协调解决土地、能耗、拆迁等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投速、投量和投效,全面提高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竣工率、投产达产率。以鑫耀新型建材、基舜新材料、新格林数字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在全县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储备,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鲁南经济圈等国家、省重大战略推进为契机,紧盯重点区域,高水平、高标准策划、储备一批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和投入方式,用好国家专项债政策机遇,努力扩大新增额度和发行规模,全年争取专项债资金10亿元以上。是抓好招商选资招才引智。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尽锐出战抓招引。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集中力量招大商、招群商。全力推进市场化招商,立足“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的战略定位,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力争年内引进过亿元工业项目50个以上,其中过20亿元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3家,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10亿元。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省市级技术创新平台5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家。强化人才引领,实施“才聚兰陵”工程,围绕产业、企业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构建常态化人才项目对接引进机制。全年引进省级以上高端人才20人,培育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22人,吸引硕士及以上研究生40人,培育社会实用人才200名,新增本土各类人才1000人,培训乡村振兴人才2000人次。三是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发挥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主阵地作用,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打造高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装备智造新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功能配套,突出智能、绿色、高端发展导向,建设好泵阀产业园、硅基科技产业园,以国铭铸管、益新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壮大精密制造、装备制造、硅基新材料等产业,打造苏北鲁南地区制造业新的增长极。农企园依托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示范优势,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电商物流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低碳经济集成产业园等园区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做好浸渍纸产业园企业、项目入驻,推进南方相关电器项目签约落地,积极筛选引进财税贡献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赢得产业发展先机。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老城区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环境,做好朝阳北片区、西埝头片区、泉顺片区、税务局家属院片区、县医院家属院片区、莲花山片区等片区改造工程;做好城区积水点改造,方便市民出行;推进供热管网提升改造,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暖覆盖率。加快推进东城新区开发步伐,完成兰陵路箱涵立交、1号路、20号路、东一路、中心路、桃李路、玉泉路等道路建设,推进9号路北延等道路建设,统筹做好兰溪湿地河道治理提升、县金融中心、临沂市理工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着力加强城镇建设。加大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做好乡镇驻地和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加大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投入,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共发展共繁荣。完善路网交通体系,做好高铁连接线工程(三峰山隧道)、兰陵至邳州疏港公路、S231省道大中修、沂河路西延、湖北路西延、沂册路西延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养护工程及危桥改造等项目。三是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建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深入做好农村厕所革命、清洁取暖、污水处理等工作,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做好环保督察交办信访和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大气污染整治成果,深度治理污染行业,统筹做好建筑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秸秆禁烧等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加大水污染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好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兰陵县荆山小流域治理等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兰陵。严控“两高”项目,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全力做好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县建设,推进国华金泰太阳能光伏玻璃及药用玻璃、达兰新能源科技生物质热解气化清洁集中供热等项目建设,扎实推动煤炭消费压减,稳步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占比,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经济内生增长新动力一是统筹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改革创新试点10个,创造更多的“兰陵经验”。优化政务服务,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加强诚信建设。建设诚信政府,领导干部带头重诺守信,以政府诚信、干部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和完善失信约束有关制度措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用好兰陵首发、电视问政、12345热线等监督手段,严查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构筑“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发展环境。继续深化电力、天然气、成品油、交通运输等价格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和物流成本。用好用地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机制,扶持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注重减税降费系统集成,严格落实上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惠企政策,抓好宣传解读,让企业充分知晓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000户以上。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开展科技型企业“技术需求全域摸查行动”,形成“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依托现有高校院所合作线索和中介服务机构,摸排高校和人才拟转化技术成果,形成“拟转化技术清单”,引导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全年引进优秀技术成果15项。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发挥兰陵科技城、兰陵农企园、装备智造新城优势,围绕生物医药、农业装备、机械制造、新材料等方面,打造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8家。提升研发投入强度,争取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以上,全县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推动金融体制、组织、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创新银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投资与创业投资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巩固和扩大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份额,全力开拓东盟、中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加大对延德建材、鲁林木业、格莱克斯等重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依托叁时叁刻等跨境电商平台,壮大“兰陵-德国-欧盟”进出口贸易新路径。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0家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70亿元,利用外资9000万美元。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实施“动态监测对象紧急救助机制”,解决返贫高风险农户紧急救助问题。巩固脱贫享受政策户脱贫成效,强化产业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发展。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统筹推进救孤、助残、济困、扶老等福利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努力实现社会保障无缝隙、全覆盖。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县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县中医医院新院建设,形成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新增班数261个,新增学位数12270个。实施好临沂市理工学校改扩建工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年内多渠道补充新教师750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制度,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安置率在90%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均等化配置,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专业剧团送戏下乡8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200场。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实施万村李家大院东区文物保护二期工程、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天网工程。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煤电油气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兰陵”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双拥共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的良好局面,多措并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食药安全。持续加大对残疾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老龄等事业的投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统筹推进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完成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下,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卓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做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