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anlingfgj2/2023-0000057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2023-01-13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兰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9.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06万元、1.94万元。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农业经济亮点纷呈。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49.2万亩,总产66.9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总产500万吨,其中30万亩蒜薹实现总产3.72亿斤,平均收购价达4.36元/斤,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我县作为全市唯一县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尚岩镇入选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创建名单,卞庄街道沙窝村、苍山街道南码头村、长城镇沙园新村等8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创建名单。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成功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2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个,打造县级美丽乡村134个。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制定出台《关于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十二条实施意见》等政策,成立预制菜产业孵化中心、运营中心、预制菜共同体,设计发布预制菜品牌logo。建成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26个,数量居全市第一位。新建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大型种苗基地2处,全县集约化育苗能力超过5亿株,成为鲁南苏北地区市场占比最大的蔬菜种苗产地。工业经济顶压前行。聚力“工业强县”建设,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产保供,预计全县14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9.1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用电量19.12亿千瓦时。优势产业支撑有力,采矿业、建材业、装备制造业、食品业等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7.4%。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各类惠企政策,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出台《兰陵县2022年链式经济攀登行动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等助力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全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基舜建材公司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红花防水创建省级“瞪羚”企业、中联水泥公司水泥熟料数字化生产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服务业发展加快转型。聚焦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商贸、零售等行业,积极开展家电、汽车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多种形式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培育商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孵化网络零售店铺8509家,各类电商企业372家,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17个乡镇(街道)电商物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有序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全县接待游客47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成功举办第十届菜博会,综合展示兰陵现代农业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获评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压油沟景区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创新企业。苍山街道小东山村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鲁城镇庙东村、苍山街道南码头村入选山东省第三批景区化村庄,兰陵镇沈坊前村、苍山街道大圩子村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红色文化特色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8万户,居全市第3位。新增备案登记外贸企业42家,全县实际到位外资4000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0亿元,增长43.8%。

(二)突出要素支撑引领,发展动能持续增强重点项目加力提速。坚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推动招引项目快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提升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4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完成投资6.4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3.8%。39个市重大项目,其中实施类24个,年度计划投资38.92亿元,完成投资53.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9%。101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达美新型材料、嘉华新能源、鑫太湖电气、万达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试产或投入使用。招大引强成效明显。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全力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7个,到位市外资金100.12亿元,同比增长11.5%。新签约项目中投资过50亿元项目2个、500强项目3个。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名,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28名。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获批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家,其中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县区率先创推建设项目“提前介入、一窗受理、一体接入”报装流程,压缩时间96%。实施餐饮服务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服务时效提速75%。建立跨省远程评标机制、完成评标400个,实现市域内异地评标常态化。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4.99亿元,较年初增加47.38亿元;贷款余额478.22亿元,较年初增加49.93亿元,新增存贷比105.37%,列全市九县第1位。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新增存、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品质显著提升。城市功能持续完善。以“山水辉映、城美人和、商活文兴、借力临沂发展的城市连绵带”为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六城同建”,兰陵路箱涵立交、桃李路(崇文路至兰溪西路)、中心路(玉泉路至兰陵路)等7条道路建成通车。在全市城建观摩评比中综合成绩排名第1,其中兰溪公共绿地公园投资2.21亿元,打造千亩江北最大县域滨河湿地公园,荣获全市十大城建好项目第1名。片区改造步伐加快,提升改造老旧小区8个,修缮城区老旧供水管网24公里,新增集中供暖面积120万平方米。完成雨污分流改造9公里,第三污水处理厂、大官庄河污水管道等排水治污工程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稳步推进。引进共享电动车,一期投放2500辆,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开展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改造完成不锈钢波纹软管63788户、燃气泄漏切断装置62242户。镇村建设不断提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危房改造、污水治理等工程,75%以上的村庄主要街道实现绿化带覆盖,85%的村庄安装路灯实现常态化照明,90%以上村庄实现户户通、村村通。制定出台《兰陵县2022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清除各类“垃圾”点1.06万个,整治残垣断壁203处,整治弱电路线56千米,完成农村清洁取暖7525户。做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对省道S229、S318等主要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提升绿化48万平方米,新建、更换路灯2257套。持续推进“美在农家”提档升级,新增“美在农家”示范户12057户,百姓居住质量不断提升。一批事关兰陵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成功列入上级盘子,兰陵田园新城特色小镇成功创建山东省特色小镇,陶沟河复航工程、兰陵通用机场、会宝岭水库增容等项目列入临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兰陵镇地质灾害搬迁复垦、磨山镇西三峰片区开发(安置房建设)一期项目入选省第四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城乡环境稳步改善。利用旧城改造和空闲地块,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共绿地,打造口袋公园8处,总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塔山公园提升改造为全市最大的山地生态公园。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城市扬尘、“散乱污”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3,优良天数280天,较去年增加12天。完成9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3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全县4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年度水质全部达标,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比例100%,国市控河流水体优良比例达到85.7%。柞城河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下村河、阳明河、康庄河创建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民生领域支出5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6%,高于全市3.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三大重点民生分别支出18.2亿元、17.5亿元、6.1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教育资源持续扩充。全年新补充教师719人,新建改扩建临沂理工学校等中职及中小学校4所,文峰高级中学建成投用,有效缓解了我县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压力,新建续建幼儿园2所。获评全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县医院东医疗区、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县妇幼保健院示范性托育服务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市级标准化卫生室提升359处。政府办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康复科和治未病科。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达到3个,医养结合机构5家,医疗床位973张,养老床位2059张。就业及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就业工作稳步提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645人,登记失业率2.2%,在控制范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29万元。开发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9336名。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强慈善救助,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9亿元、特困供养资金740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043万元。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8043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757万元,建成县双拥文化广场和双拥一条街。各类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举办第四届荀子文化节、第九届广场舞大赛、广场文化艺术节等上规模、成品牌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600场次、电影放映7200场次。县文化馆获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柳琴戏《祖国不会忘记》《婆婆也是妈》分别在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中荣获银奖、铜奖。提档升级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0个,新建城乡书房书屋68处。打造兰陵荀子法治文化公园,以行政村为单位实现法治文化阵地村村全覆盖,积极运行“一站式”调解新模式,缓解信访压力,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实现法律援助服务“零距离”。全县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稳步提高,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新闻广电、统计审计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应清醒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消费仍需挖潜,住宿餐饮业恢复较慢;新招引实施的大项目偏少,投资支撑不强;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弱项,人均财力水平有限;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治理还存在薄弱环节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聚焦建设“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目标定位,实现五年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超过8000,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全力突破工业经济。聚焦“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 建设目标,大力实施“链式经济攀越行动”,按照填空白、扩种类、扩总量、提质量、补短板思路,发展壮大“8+1”产业链,重点打造“借鸡(基)生蛋”“新型玻璃”“石头造纸”产业链;提升“食品加工”“美酒产业”产业链;做强“点石成金”“变废为宝”“浸渍纸产业”产业链;补齐“无中生有”产业链。充分发挥各产业工作专班作用,培育提升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抓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年实施技改项目72个。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引导企业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推动核心业务上云,促进制造、管理全流程智能化,推动实现高效益。精准做好企业帮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重点培育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档升级。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家。积极推动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四雁工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村带头人“选育管用”机制,育强基层“领头雁”。用好在外人员回乡激励扶持政策,强化“归雁”人才引进质效,力争全年引进“归雁”人才260名以上。突出“鸿雁”辐射带动作用,新建提升“鸿雁”示范基地10处,培育“鸿雁”人才400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壮大“雁阵”,重点打造提升100个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深入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年内争创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乡土产业名品村10个。新增“三品一标”30个。稳定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年产500万吨生产规模,培育壮大兰陵蔬菜特色产业,策划、包装、招引、实施一批农资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农超对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项目,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办好第十一届菜博会和2023年丰收节,持续叫响“苍山蔬菜”“兰陵优品”集群品牌,成功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现代农业强县。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产保持稳定。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5万亩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级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推进兰陵镇争创全省首批吨粮镇。实施好大蒜、蒜薹、辣椒、黄瓜等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提升农民抵御农产品价格风险能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新乡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会宝岭水库增容、西泇河大桥闸除险加固等工程。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激活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持续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实施骨干电商培育工程,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骨干企业,放大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聚集效应,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抓好重点消费暖流,谋划开展汽车团购会、家电促销会等活动,激活大宗消费。培育沂蒙老街、代村商城等特色商圈街区,发展夜间经济、市集经济,活跃消费市场。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文旅发展思路,构建“红绿蓝古”旅游产品体系。做强乡村旅游,提升红色旅游,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好荀子墓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办好荀子文化节,深入推进“山东手造·产自临沂·兰陵有礼”品牌建设。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谋划实施兰陵G2文康旅共同体先行区、兰陵全国青少年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兰陵王城、华夏酒城、大宗山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支持发展民宿、露营地等旅游业态。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5亿元。

(二)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和“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落实“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帮包重点项目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配合,着力协调解决资金、土地、能耗、拆迁等瓶颈制约,全面提高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竣工率、投产达产率。加快国华金泰光伏玻璃、润益硅基新材料、凤凰山铁矿等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帮扶督导考核力度,抓好项目节点计划推进,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旬调度、月分析,努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盯重点区域,高水平、高标准策划、储备一批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和投入方式,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贴息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性资金的争取工作,力争实现资金争取15亿元以上。是全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任务”,围绕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聚焦缺链、弱链环节,科学绘制招商图谱,制定项目对接清单。紧盯日韩、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500强企业,力争年内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项目70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央企、500强项目3个以上,到位资金突破110亿元。发挥总投资78亿元的国华金泰光伏新材料项目链主项目优势,积极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项目,建设光伏科技产业园,实现光伏产业的固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融合。规划建设G2科创走廊兰陵先行区,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强化对科技成果、科研团队、创新平台以及科技服务等各类创新资源的吸纳,全面提升兰陵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引导更多传统企业向科技型、创新型转变,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9%,新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6个。持续实施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引导全社会提升研发投入,县级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发展。发挥“一区多园”主战场主引擎主力军作用,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向园区集聚,壮大园区经济。经济开发区抓好以山东兰芯、纳睿博恩、兴慧智能等企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生物医药、电子制造等产业的招引培育,着力打造兰陵科技城、中财电子信息科创园、数字产业新城“三城”联动的“科创孵化转化高地”。加快递一棒食品、瑞发德食品、信良记食品等项目建设,推动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加速成型。提升装备智造新城、兰陵低碳经济集成产业园和农业企业园等特色园区产业集聚度,装备智造新城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通过外引内育,充分挖掘采矿业、冶金业上下游企业延展力,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兰陵低碳经济集成产业园突出低碳制造发展理念,启动浸渍纸科技园二期,努力打造全国最大浸渍纸生产基地、中国绿色饰面材料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园重点发展农业机械装备,建立科技创新共享中心,着力引进一批产品档次高、辐射带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龙头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打造中国农业“绿谷”和现代产业新城,成为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提升一是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六城同建”,推动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加快智慧供热管网提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省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兰溪西路南延、兰溪东路南延、泉山路北延等道路建设;做好会宝路西段、珠山三路、育才路、苍邳路等破损道路的维护和提升修复;建立天然气管网智慧监管平台,提高技防水平;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和第三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营。加大道路绿化建设。引导群众生态出行、绿色出行。二是持续强化城镇建设。加大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以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兰陵、尚岩等重点镇建设,促进重点镇率先突破,示范带动周边村镇快速发展。壮大乡镇小微特色工业园区。神山镇、磨山镇等镇街抢抓“高铁新城”发展机遇,紧盯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精准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造高端预制菜园区和大蒜产业园区,实现一二三产高效融合发展。加快大仲村镇钙基高分子新材料、矿坑镇高科双新、鲁城镇硅基新材料等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网红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引导产业相同、相近或相似的企业集聚发展,产生规模效应。增强乡镇人口聚集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促进城乡共发展共繁荣。三是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环境常态治理机制,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4个、市级15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纵深推进“四减四增”,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推进城镇综合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加强重点湖库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兰陵。

(四)强化改革创新驱动,着力在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上迈出新步伐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企业满意和项目建设,持续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帮包、“送政策上门”活动,探索网上信息整合、企业“免申即享”等机制,让政策精准直达、企业无感即享。深化项目“极简”审批改革,实行建设项目“打捆”环评,推动全过程数字化图纸管理,简化竣工验收备案。优化涉企事项服务,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一企一照一码”工作,完善“跨域通办”异地协同办理机制。加大帮办代办力度,列出服务清单目录,为招商引资项目、省市县重点项目提供精准化服务,努力实现“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用好12345、兰陵首发、电视问政等监督手段,重点督办企业反映问题,定期分析企业诉求集中领域,推动完善行业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引导和促进各类要素向高效市场主体流动、集聚。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和农业综合服务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二是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深度融入国内大市场,对接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聚焦日韩、欧洲等产业转移,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大外资项目招引。推进“外贸+招商”“会展+招商”“推介+招商”,积极组团参加展会、拜访客户、推进合作,力争全年到位外资7000万美元。全力促进外贸发展,巩固和扩大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份额,全力开拓东盟、中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元,增长10%以上。推动金融体制、组织、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创新银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投资与创业投资相结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对接省“七网”行动,加快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兰陵段及兰陵站、陶沟河复航、兰陵通用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岚荷高速互通式立交及连接线、兰溪西路吴坦河大桥等工程,实施京沪高铁连接线、沂册路西延等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行动,构建内外畅通的立体大交通。强化人才、产业等对接,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五)加强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再上新台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9500人,创业培训1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劳动者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统筹推进救孤、助残、济困、扶老等福利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努力实现社会保障无缝隙、全覆盖。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对照中央“新十条”和省市部署,对医疗资源、人员力量和群众需求较大的药品,集中统筹、统一调配,全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顺利渡过流行期。扎实开展中医药固本强基三年行动,推进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推广基地建设,建成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1个,精品国医堂2个,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26家。实施临床重点专科“拔尖工程”,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梯次上升,年内争创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加快县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县中医医院新院、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等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继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实验二中、理工学校二期等4所中职及中小学建设项目,规划新建5所幼儿园,启动省级“兰陵县中小学教师梯级发展暨专业素养提升工程”试点,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省级试点项目,提升师资队伍专业能力。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围绕新兴产业,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联合5家以上企业建设国省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试点。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小广场提档升级,创新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公益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冬春文化惠民季、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广场舞大赛、红歌合唱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新建3处城市书房和10处乡村书屋。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法治兰陵”建设,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持续降低行政应诉案件败诉率,不断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煤电油气等各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兰陵”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统筹抓好矛盾排查化解、网络舆情、治安管控、保供稳价、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食药安全。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多措并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的良好局面。统筹推进妇女儿童、统计审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