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anlingnyj/2021-0000051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农业农村局
  •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 发布日期 2021-01-08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农业农村“十四五”专项规划
兰陵县农业农村“十四五”专项规划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做好我县农业农村“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一步,对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章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第二章“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总体布局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确定了“东蒜、西菜、南粮、北果”整体布局。基本思路为: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坚持规模化发展,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地方名优特产,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努力拓展市场空间,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第三章“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000公顷、产量80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74000公顷以上、产量450万吨,其中大蒜23500公顷、产量30万吨;牛蒡3500公顷、产量21万吨。葡萄、猕猴桃、梨、草莓等果品近14000公顷,种植区域集中。我县是山东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发源地,鸿强、利源、家瑞、佰盟等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都在200—350公顷。连续举办七届蔬菜博览会。实施“雁阵工程”,全县共认定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336家,覆盖全县行政村的56%,其中2020年新认定109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07家,家庭农场达到1530家。创新推出了土地经营权证、大棚证抵押贷款政策,探索出了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实施“鸿雁工程”,评选“鸿雁”600名,组建鸿雁现代农业研究院,举办鸿雁人才技能大赛。大力培育农业“新六产”,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获批“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

第四章“十四五”规划的任务目标:一养二减三化四新

一养:养地,即土壤修复

(一)休耕轮作、深耕深松。

全县探索在秋冬季进行季节性轮作休耕制度,实行保护性耕作制度措施。轮作换茬、深耕晒垡,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同时耕作层深度不小于20厘米。

(二)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替代化肥。

“十四五”期间继续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夯实土壤肥料节水工作,引导广大群众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品品质和耕地质量。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加大财政向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面倾斜力度。

(三)调节土壤结构和土壤酸碱平衡。

一是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肥、保水性能。二是合理施用化肥,一般在酸性土壤中应选用钙镁磷肥、生石灰等碱性肥料,碱性土壤中选用过磷酸钙等酸性肥料或者中性肥料。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氮磷钾配方合理按需施肥,从而避免过多化肥对土壤结构和酸碱平衡的破坏。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

到2025年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以上,力争达到8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县确保50万亩以上正常使用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基础更加坚实。

其工作重点是: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建设,节水优先、旱涝保收,综合治理、确保质量,生态友好、良田粮用,明确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工作,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督查激励措施,落实工程建后管护责任,建立一体化规划、标准、建设、评价、监管、管护机制。

具体建设指标:(以省市下达任务和实际设计为准)

2021年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其中新建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升改造4万亩,建设内容为:

1.水利措施(维护保养和修复或新建):浅机井738眼,配200QJ32-39/3型潜水电泵738台,安装射频卡装置738台、安装PE管道21.6万米、给水栓6000个、变压器72台,架设高低压线路210千米,田间建筑物640座,疏通开挖排水沟12千米。

2.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新修4.0米宽砼硬化路66km。

3.其他工作及措施:完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工作。

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升改造2万亩,建设内容为:

1.水利措施(新建或提升):浅机井450眼,配200QJ32-39/3型潜水电泵450台,安装射频卡装置450台、安装PE管道14.4万米、给水栓4200个、变压器42台,架设高低压线路140千米,田间建筑物400座,疏通开挖排水沟8千米。

2.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新修4.0米宽砼硬化路44km。

3.其他工作及措施:完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工作。

2023年新建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提升改造2.5万亩,建设内容为:

1.水利措施(新建或提升):浅机井450眼,配200QJ32-39/3型潜水电泵450台,安装射频卡装置450台、安装PE管道15万米、给水栓4200个、变压器43台,架设高低压线路140千米,田间建筑物400座,疏通开挖排水沟8千米。

2.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新修4.0米宽砼硬化路44km。

3.其他工作及措施:完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工作。

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升改造3万亩,建设内容为:

1.水利措施(新建或提升):浅机井450眼,配200QJ32-39/3型潜水电泵450台,安装射频卡装置450台、安装PE管道14.4万米、给水栓4200个、变压器40台,架设高低压线路140千米,田间建筑物400座,疏通开挖排水沟9千米。

2.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新修4.0米宽砼硬化路44km。

3.其他工作及措施:完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工作。

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升改造3万亩,建设内容为:

1.水利措施(新建或提升):浅机井450眼,配200QJ32-39/3型潜水电泵450台,安装射频卡装置450台、安装PE管道15.2万米、给水栓4300个、变压器41台,架设高低压线路140千米,田间建筑物400座,疏通开挖排水沟10千米。

2.田间道路(高标准农田):新修4.0米宽砼硬化路45km。

3.其他工作及措施:完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管护等工作。

二减:减少化肥,减少农药

(一)减少化肥用量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配方肥应用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二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综合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规律,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定期更新配方肥数据库,加强农企沟通交流,引导企业按配方生产销售肥料,农民按方施用肥料,减少化肥用量。到2025年,全县有机肥年使用量增加到8万吨,化肥使用量(折纯)较2020年减少8%,肥料利用率提升到40%。

三是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合理追肥,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化肥深施是降低肥料养分损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根据农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进行合理追肥。

四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具有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高产基础,必须将用土和养土妥善结合起来,广辟有机肥肥源,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十四五期间全县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到5万吨以上。

五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具有省工省时,节水、节肥,改善作物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目前我县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20万亩左右,十四五期间增加至25万亩以上。

(二)减少农药措施。

一是生物防治:推进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即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人工饲养和释放天敌;利用昆虫激素诱捕防治害虫等。

二是物理防治:大力推进杀虫灯、色板、粘虫板、防虫网等物理措施的使用。

三是绿色防控:继续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不低于40%。

四是统防统治:继续加强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建设,推进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确保到2025年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

五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继续加强科学用药技术培训,加强安全用药指导,积极进行精准施药工作,推广新兴植保机械,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做到精准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5年全县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5%。

三化:产品加工化、废物资源化和市场品牌化

(一)产品加工化。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突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深加工业为引领,促进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实现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大蒜、辣椒、牛蒡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打造大蒜、辣椒、牛蒡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形成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规模发展格局;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推进储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初加工设施改造升级;鼓励粮食、蔬菜、果品、水产品等生产深加工产品;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合作社,支持农民创办小微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达到70%。

(二)废物资源化。

1.秸秆综合利用:新建秸秆收储中心10处,秸秆有机肥料厂2处,利用秸秆生产蘑菇基地1处,保持秸秆腐熟还田60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4%以上。

2.新增循环农业基地0.5万亩

3.废旧农膜回收:为切实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以废旧农膜高效循环利用为主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综合利用”的思路,加强监督管理与政策扶持,培育回收利用企业,健全回收利用网络,创新技术模式与保障机制,逐步形成捡拾、收购、储运和转化利用一条龙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不断提升我县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水平。

一是严格要求,源头防控。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严把市场准入条件,加强生产源头管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全市农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二是加强管理,建立体系。废旧农膜回收是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目标任务与计划,确保工作按时保量完成。健全县、镇、村三级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推进全区农田废旧农膜循环再利用。三是科技引进,典型带动。加大科技引进力度,加强回收技术、装备及新型替代产品的跟踪应用,借鉴集成组装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操作性强的地膜清洁生产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加强示范推广力度,制定、完善、落实适宜本地区的农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四是引导扶持,多方聚力。按照“补贴引导、扶优扶强、扶持发展”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金安排使用,充分调动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加工等社会主体积极性,形成多方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五是目标任务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全县引进扶持培育几个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至2025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农药包装物综合回收利用。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以“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专业机构处置、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财政补充”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5.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加快补齐突出短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厕所革命”,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二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科学规划村庄建筑布局,大力提升农房设计水平,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到2025年力争新增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3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35个左右,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60个左右,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200个左右。三是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

(三)市场品牌化。

贯彻市委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部署,按照“一年见势、两年起势、三年成势”的总体目标,立足放大优势、激活动能,积极对接长三角,主动融入“双循环”,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1.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通过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推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实现农产品可追溯,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推行区域:全县范围全面推进。

(2)推行主体:涵盖所有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鼓励小农户参与推行。

(3)推行品类:蔬菜(含食用菌)、水果、畜禽(活畜活禽)、禽蛋、养殖水产品。

(4)开具方式:全面推行电子合格证。

二是全面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乡镇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乡镇监管能力和水平,强化基础条件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化监管,确保属地和监管责任落实。在保障“五有”(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条件建设基础上,全面达到“六落地”(任务目标落地、岗位责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检测筛查落地、宣传培训落地、应对处置落地),有效增强乡镇监管机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2.标准化基地

继续实施“雁阵工程”补贴,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新建提升一批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新增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2万亩,每年成功申报2-4个省级标准化种植基地。

3.农业品牌

在现有的“苍山蔬菜”、“苍山大蒜”、“苍山辣椒”、“苍山牛蒡”等区域公用品牌基础上,新打造1-2个品牌价值过10亿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推进“一镇一品”工程实施,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注册一个当地农业特色品牌,每年成功申报1个全省知名企业品牌。

4.三品一标。为推动我县“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着力在促发展、严监管、创品牌、强保障上下功夫,推动我县“三品一标”工作提档升级,更好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的需要。一是到2025年,全县主要食用农产品的“三品一标”比率达到55%以上,种植业特色精品园将实现绿色农产品全覆盖,规模生产主体“三品一标”认证比率达到80%以上;要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基地建设,确保2025年农”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其中20%左右的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要不断强化“三品一标”全程监管,提升“三品一标”精品形象;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区域平台,通过展会和推介活动,促进产销对接。二是到2025年,“三品一标”环境监测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40%以上,推荐上报数量年增幅保持在8%以上,产品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5.“雁阵工程。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发展全县优质特色产业、推进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对接工商资本、导入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制定“雁阵工程”十四五规划。

一是持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村种养殖大户。二是继续强化财政支持。

(1)在支持规范建设方面:

①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每年评选10家县级示范社,予以每家1万元的奖励;二是从全县级以上(含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中,评选10家优秀合作社授予“兰陵县乡村振兴示范合作社”荣誉称号,并给与资金奖励。

②家庭农场。每年从全县县级以上(含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中,评选10家优秀农场授予“兰陵县乡村振兴示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并给与资金奖励。

③农业企业。对当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扶持奖励,依国家、省、市评审认定文件为准。

(2)在支持规模发展方面:

对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露地蔬菜生产基地、种苗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林果种植基地,持续按照一定规模要求制定及相应奖补政策予以支持规模发展。

(3)在支持品牌创建方面:

在每个年度内获得以及换发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证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给予政策性奖励。

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销售

(一)新品种。试验示范新审定的小麦、玉米、甘薯、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80个,确定适宜于我县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推广;在试验示范中每个品种设小标识牌,清晰标明展示示范品种的名称、特征特性、适宜推广范围、可达产量等,组织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正确选种、科学用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引进果树新优品种15个,做好果树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改善我县果树树种、品种结构,提高果树的经济效益;加大保护地果树的技术推广工作力度,延长果品上市期,丰富市民的果篮子,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试验示范黄瓜、辣椒、番茄、冬瓜、西瓜、苦瓜、丝瓜、胡萝卜等保护地蔬菜新优品种60个,试验示范牛蒡、大根萝卜、白菜、茄子、莴苣、黄瓜、辣椒等陆地蔬菜新优品种30个,通过试验示范确定适宜于我县种植的蔬菜新品种进行推广;对以蒲棵、糙蒜为主的苍山大蒜进行提纯复壮、异地繁种,提高大蒜品质产量。

引进花蕾期超长、品质优、产量高、采摘效率高的“北花一号”等金银花新品种,在下村乡、大仲村镇、车辋镇、鲁城镇、尚岩镇发展种植“北花一号”等金银花新品种20000亩,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在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生产的基础上,推广大球盖菇、羊肚菌等稀有食用菌品种,加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力度。

(二)新技术。

一是加快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农企园等特殊基地发展:围绕温室大棚、大中拱棚、标准化育苗等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广垦源智慧农业1+X发展模式,以完备的产业链供应服务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合作社、种植户等。将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集智能化草莓种植及加工、水培蔬菜生产、草莓标准化育苗、自动化包装物流、高科技展示、科技培训与推广、三产融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加快农企园项目建设,打造集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会展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二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进度,确保2021年完成建设内容。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管,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力争2025年申报成功。

三是“四雁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训:

1.实施乡村振兴鸿雁工程,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实施乡村振兴“鸿雁工程”,发现和培养农民身边的“土专家”和“田秀才”,加强对他们的培育和扶持,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十四五”期间,全县计划遴选、培育乡村振兴“鸿雁人才”2000名,每年举办“鸿雁人才”技能大赛1-2次、拍摄制作“鸿雁大讲堂”电视专题片20个、在“兰陵首发”APP推送“鸿雁人才说技术”20篇、创建“鸿雁人才”示范基地50个、遴选培养“鸿雁人才”联系户10000户。

2.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结合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村青年双创带头人、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提高参训学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十四五”期间,全县计划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2000人,其中: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600名、培训现代青年农场主150名、培训农业经理人50名、培训农村青年双创带头人50名、培训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150名。

(三)新装备(农业机械化)。

总体目标: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平原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1.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方面

(1)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明确农机化发展的组织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用电、用油,特别是建设用地上给予支持,协调各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构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通过整合全县农机合作社新型大型现代农业机械组建兰陵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联合体,带动全县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转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二是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农业生产补助项目实施有抓手。进一步压实农业生产补助项目实施,可做到补助资金有去向,项目效果有回音。避免农业生产补助项目落不下、压不实。三是通过规模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土地产出率,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是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初级阶段向规范的高级阶段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宗旨是“民办、民营、民受益”,农机专业合作社隶属于现代农业企业行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内部管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熟规范程度。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制定内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建议市级财政将培训经费纳入计划,做到专款专用。

(4)是依法发展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好典型示范、推广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稳定发展。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和“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原则,逐步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使其有序健康发展。

(5)加速转型发展,推进合作社发展本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面对跨区作业空间受限的形势,利用当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在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各个环节上,引进适宜的作业机具,提高农机装备的水平,不断优化配置,全面发挥农机化集约经营的资源,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和老化问题。

(6)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导向,引导农户以土地股权入社。当前,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土地分散,也就是土地凝固在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手中,土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生产和经营是不现实的。引导和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统一组织流转,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和实力,可以发挥农机化优势,大力推进高产增效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粮食单产,保证丰产丰收,再进一步推动以土地合作组织形式和土地股权制形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加快,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收致富。

(7)加大购机补贴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加上2004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不起农机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由于高性能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购置价格较高,保养、维护成本较大,使得许多农机专业合作社无法承担,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持续发展。

2.农机推广方面

一是“十四五”期间,要积极争取上级惠农资金,并出台地方性鼓励政策,着力发展高效、精准、智能农机装备,大量推广使用激光整地机、植保无人机、智能拖拉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嵌入式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攻坚式发展推广大蒜机械设备,努力实现大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引进并推广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机械,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设施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含量,提升农机作业效率效益。

二是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推广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创新示范项目资金,增加兰陵县财政专项投入。围绕产业发展,聚焦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出一系列可学、可复制的农机推广新模式,推动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机构结合,创新推广方式,发挥“互联网+推广”优势,举办“田间日”等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活动,提高推广效率和效果,助力农机化转型升级。

(四)新销售。

1.定单农业

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创新发展订单农业,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到202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20家市级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合同。

2.加快发展农村电商

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配送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带动更多中小微农村电商主体发展。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电商企业帮带等方式,加强农村电商培训,积极引导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退伍军人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支持电商、物流、商贸、供销、金融、邮政、快递等企业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提供配套支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型超市、大型餐饮企业对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在农企园建设1处电商平台。建成的751个益农信息社要发挥便民、培训等各项服务功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