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长城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固树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争先意识。全镇上下勠力同心,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工作总结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防护屏障牢不可破。一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按照“5+1”工作思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印发《长城镇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方案》,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抽调100余人,成立十三个工作组;抽调5名年轻同志,充实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力量;先后统筹抽调100余人,对鲁苏交界马庄卡口、兰郯交界赵楼桥卡口、兰郯交界徐圩子卡卡口进行值班值守,现鲁苏交界马庄卡口依然保留;强化数字防疫,已推广使用场所码811个;建立所有外出人员台账,对需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实行“五包一”监管看护;镇政府投入22余万元,储备医用防护服3000余套、口罩24万余只、手持红外线测温仪100余个、消毒液3281斤、消毒喷壶500余个;推进疫苗接种,全面完成市县要求60周岁以上各年龄段加强免疫任务。18周岁以上加强免疫完成率达93.07%,暂列全县第六名。3月份出动基干民兵13人到芦祚镇参与疫情防控执勤。二是安全生产步履沉稳。镇政府采购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对全镇28家监管企业进行全要素检查,共排查安全隐患630余条,全部完成整改。形成“镇—村—商户”三级防控禁售体系,与38家烟花爆竹经营户,签订烟花爆竹禁售和安全储存责任书。组织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学习“八抓二十项”内容,并参加县里组织的考试。查处药品违法经营6起,责令改正5家,立案查处1家;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26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6份,立案查处11起,没收校园周边三高一多食品100余包,办理食品餐点备案登记证6家,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3次。出动60余人次,进行封堵、巡堤、人员转移等科目的防汛演练,配合完成省防汛演练任务,圆满完成镇级防汛演练。三是防溺水工作合力形成。组织辖区学校对全体学生实施班主任和老师分工包保,镇、工作区、村三级对留守儿童、无人监管孤儿、务工人员子女等监护缺失的重点人群进行包保。建立水域台账,全镇共摸排179处水域,为重点水域安装监控探头10处。建立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巡查,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人员易达区设立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共发放救生圈32个,救生绳32个,救生杆32个等应急救生物品。
(二)突出高质高效,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速。一是复工复学全力推进。按照县复学要求,已于4月21日全面完成36所学校的复学条件检验工作,推动2所初中、21所小学顺利开学。对在校师生每周一、三、五开展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对食堂工作人员、保安等高暴露人员实行一天一检。取消镇与芦柞、南桥搭界的卡口,取消赵楼卡口,保证货车物流畅通。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纾解疫情下的蒜薹购销难题。二是“外招内引”取得实效。长城镇把招商引资纳入2022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1个,过5000万元项目3个的任务目标,明确由镇主要领导牵头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研判线索。目前,已签约乡村振兴创业园预制菜项目、正杰预制菜项目2个过千万元项目,无机真空石卫浴洁具与原材料深加工项目、杭州氢源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氢源素生产车间项目2个过亿元项目,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三是农村农业持续发力。上半年,新成立8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目前全镇88个村已完成注册86家,工作开展情况位于全县前列。新建2家农业基地。对7家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基地进行再提升、再规范,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走深走远。1-5月份引进归雁人才8名,1-6月份推荐上报鸿雁人才53名,县局认定45名,占全县任务的9%,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完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及临沂市“十强”农业乡镇申报工作。四是孵化平台全面起势。发挥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以万紫千红田园综合体为基本盘,整合徐圩子村、瓦子埠村、大埠村、新华村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打胡萝卜、松茸、南瓜、香葱等农产品,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园区,成立创业园党建联盟,探索“建强支部促发展、发展产业促支部”的新模式。
(三)着力宜居宜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是疫一是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强化。在目前享受低保兜底政策的703户脱贫享受户中,享受特困供养政策的有61人。318名脱贫已办理残疾证并享受残疾补贴、无障碍设施改造或康复服务器具发放。914名脱贫户已办理慢性病证并享受慢性病诊疗优惠政策。108名脱贫户教育资助、减免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22年2个省级衔接资金项目已开工建设,1个县级衔接资金项目已挂招标公告,7月4日开标,第一期节点考核成绩满分。二是违建治理再加强。上级部门反馈的第10-15批次卫片图斑、耕地非粮化图斑、2021年度增补卫片、2022年度第一季度卫片全部完成整改。开展综合执法巡查。对违法占地行为进行巡查并形成台账。对建筑领域进行巡查,严格落实四有一证标准,共巡查建筑工地110处,230次,督促整改68人次。三是生态环保再发力。积极协调县局有关部门对省道318、229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排水提升,提升镇驻地整体形象。组织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纸3000余份,开展中小学环境保护专题讲座4次。扎实武河流域综合整治。对河道500米内的7家养殖户,已通知其限期迁出并做好现场清理,目前已全部出栏禁养,对河道500米以外的养殖户已通知规范治污设施59户、已停养27户,目前已全部整改并达标验收。对流域内17个农村生活污水未治理的自然村,已上报县生态环境局,列入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已完成初歩设计。开展三清行动,环卫、村已对沟内粪污、垃圾、秸秆、田间地头菜叶开始清理,已基本完成。涉及18条沟叉已全面摸排完毕,等治理资金来源明确后统一设计施工。大埠橡胶坝建设已经县水利、环保有关领导现场指导由第三方已经完成环评、洪评、可硏、设计等工作。开展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推进燕子河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环评、可研、设计等工作。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件徐圩子养鸭棚的转产销号工作。
(四)围绕平安和谐,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一是“多心合一”成效显著。自综治中心启用以来,现场接待来访群众235批次549人次,其中登记群众诉求79起、政策咨询53起,通过信访矛调联动等,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初信初访69起;两所一庭联动成功调解纠纷12起;首发工单同期减少150例,12345热线同期相比减少53例。二是社会治安稳定和谐。开展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及夏季严打暨“大巡逻、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常态化开展“巡夜联防”,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提升。开展禁种铲毒工作,悬挂条幅300余幅,对村内空闲院落、大棚等处进行踏查,处理处罚9人次。三是网格服务规范高效。为146名网格员购买夏季执法服,网格员红袖章。代理安装兰陵首发APP数量7340个,走访入户征求群众诉求、代为办理发布兰陵首发代办124个。完成10500例反诈APP安装,超额完成任务,1-4月份长城镇网格员成绩位于全县前列。
(五)严格督导考核,党员干部作风切实转变。一是扎实推进廉政建设。组织全镇工作人员观看《陨落的青春》、《铁纪护航》等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4轮次。强化日常监督,自3月15日蒙阴爆发疫情以来,组织专班对全员核酸检测、居家隔离人员管控、卡口值班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工作区、村开展约谈会10余次。二是严格落实“月考核”制度。严格落实“严真细实快”要求,根据月初制定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考核计划,对工作区、村实行月量化考核,按工作质量赋分,对成绩靠前的工作区、村进行表扬,对落后的社区、村进行提醒督导,限期扭转被动局面,营造争先创优的拼搏氛围。三是深入推动“3+1”理论武装体系。组织不同形式的“讲故事、学理论”活动45次,其中领导干部7人次,青年干部18人次,支部书记20人次。进一步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政治担当,推动工作见实见效、落地生根。
二、存在的短板不足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沿着乡村振兴战略昂首阔步的迈向现代化。在新的赶考路上,长城镇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开展不够平衡;经济基础底子薄,工业短腿的问题依然突出;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制约了许多民生工程的开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任务还比较艰巨,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产业链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些干部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担当精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等等。下一步,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改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稳中求好,打造驱动发展新引擎。牢固树立“基础在产业、关键在项目、重点在招商”的理念,发挥区位优势、特色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建成“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狠抓项目引进这个关键,积极利用“总部经济”“飞地经济”政策,继续强化领导力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主动对接商会、协会,拓展信息渠道,多渠道搜集项目信息,按照镇党委十项重点工作计划,积极对接无机真空石卫浴洁具与原材料深加工项目和杭州氢源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氢源素生产车间项目,促成投产落地见效。逐渐形成以大项目、大产业为核心,小微企业为依托的产业招引新格局。做好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坚持“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名领导包抓”,跟踪对接“店小二”式服务,精准瞄向实力企业、品牌项目,通过全流程制度体系、全链条效能体系、全要素保障体系、全方位激励体系,服务企业落户投资、发展壮大。打造创业园区战略支柱,立足“乡村振兴长城综合示范区”定位,锚定“兰陵南部核心乡镇”目标,突出“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万亩乡村振兴创业园产业平台,实现抱团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长城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提档升级,培育农业产业新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对接长三角,打造高质量农产品供应基地。依托86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方面以点带面,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监控、商标注册等方面,重点规范提升沙园村葡萄、徐圩子村胡萝卜等6个农业种植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长三角市场,发挥长城在外人士种植、经销胡萝卜占据长三角市场半壁江山的市场优势,带动长城辣椒、猕猴桃等特色产品进入长三角的“菜篮子”。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完备特色产业发展链条。立足猕猴桃、辣椒、草莓、驴肉等特色优势,深化产业发展,不断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领域推进,逐步建立集培育、生产、加工、管理、仓储、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条。完善品牌商标,积极进行绿色认证、地理标志认证、QS认证,向品牌要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坚持建管并重,构筑城镇发展新格局。打非治违持续高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严格城镇建设手续和强化管理执法作为总抓手,进一步完善城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强化城镇管理。彰显特色一体推进。着力推动长城板块式、组团式发展,打造以新华村为中心的生态旅游板块、以城南村为中心的古风古貌板块、以永顺社区、姚村社区为中心的经营商贸板块。村美路净留住乡愁。借助省道318、229省道路域环境提升契机,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常态化保持公路主干道沿线、村庄村居干净整洁,让“扫干净,码整齐”成为全民自觉,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打造“家家是美丽庭院,人人是流动风景”的宜居环境。在整齐美观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全力打造鲁苏省界新亮点。
(四)坚持共建共享,促进社会民生新改观。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特困群众帮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完善低保、五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关心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生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对低保五保、粮食直补、小麦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进步红利。充分发挥坚实的文化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蒲公英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灯塔影院等阵地,推动“3+1”理论武装体系在长城走深走实,将文化基因融入全镇群众日常生活,让襄贲古地鲁楚之风的核心意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衔接,将中华传统美德永筑群众心中。
(五)坚持民意导向,建设平安稳定新长城。常念安全经。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从严落实包保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坚决夯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九小场所、密闭空间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常绷稳定弦。持续探索“多心合一”综合平台应用,完善提升“1+3”工作机制,规范村干部行为,全面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重复访治理,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整合技防、人防、物防力量,提高社会治安体系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全面实现政府、村庄、群众全面参与平安建设的新模式。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长城镇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全镇党员干部和衷共济,上下同欲,笃定建设“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的宏伟目标,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奋勇向前,为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持续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