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anling00445754-10/2024-00023
  • 发布机构 兰陵县审计局
  • 公开目录 审计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2024-07-27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关于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关于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一、审计工作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和县委审计委员会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县审计局对2023年度全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工作要求,锚定“鲁南经济圈工业强县、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人文厚重和美新兰陵”蓝图目标,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聚焦政策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关注财政支出政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牢牢把握“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紧盯重点领域、重大政策、重要资金,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监督和服务保障。

二是突出主责主业,聚焦风险防范,保障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坚持审计经济监督主责主业,持续加大防范重大风险审计监督力度,高度关注在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中财政收支结构和质量保障情况,以及各部门在资金使用、权力运用、资产利用等环节中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着力揭示影响经济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力保障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三是坚持审计全覆盖,聚焦资金末端,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坚持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四本预算”全口径审计,并通过数据审计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全部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进一步突出重点部门和基层单位审计监督,持续强化对财政资金,特别是民生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的审计深度,着力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

四是做实研究型审计,聚焦成本绩效,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坚持成本绩效理念,对标政府过“紧日子”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高度关注财政资金绩效和国有资产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实研究型审计,深入研究分析绩效领域问题成因,促进从源头强化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统筹和国有资产配置效率。

五是贯通“上下篇文章”,聚焦审计整改,推进审计整改取得实效。坚持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在提出问题时即向相关单位明确整改标准和时限,后续根据确认的整改时限、阶段目标、销号标准,对问题整改进行跟踪检查,切实增强审计查出问题、明确整改要求、督促整改落实等环节的衔接,不断推进审计整改取得实效。2023年10月以来移送问题线索19条,其中移送县纪委监委问题线索10条,移送主管部门问题线索9条。有2人被县纪委监委立案调查。

二、全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360.07万元,同比增长10.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63,199万元,调入资金5,59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资金76,500.0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818,649.12万元。当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6,816.4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0,96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资金4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等其他支出229万元,结转下年60,594.65万元。另外,再融资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6,6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6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27,788.7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166万元、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39,8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782.97万元,调入资金8,70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88,240.72万元。当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4,419.5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及上解上级支出473万元,结转下年3,348.21万元。另外,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2,4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支出62,4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两项社会保险基金保费收入51,700.16万元、政府补助收入75,950.74万元、利息等其他收入5,699.44万元,基金总收入133,350.34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24,044.19万元,加上转移支出221.25万元、其他支出730.97万元,基金总支出124,996.40万元。本年收支结余8,353.9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县级国有资金经营预算收入1,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万元。其中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用于弥补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缺口。

审计结果表明,2023年,受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巨大。另外,落实各项民生提标扩面、保工资和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增支因素不断叠加,财政收支“紧平衡”现象更加突出。

——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23年,全力抓好增收节支,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公用经费、业务经费定额压减5%。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实现财政管理水平“数字化”、“规范化”,2023年被评为全市财税工作先进县区。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下滑,偿债压力增大

2022年以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413,854万元、181,407万元、127,789万元,2023年收入仅为2021年的31%;2021年至2023年专项债券债务余额分别为338,473万元、433,382万元、554,994万元,2023年末专项债券债务余额为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4.34倍。

——财政支出缺口较大

决算报表反映,2023年末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63,942.86万元,2023年末国库存款及其他财政存款余额为30,563.81万元,与上述结转结余相比,差额为33,379.05万元。

从审计情况看,2023年县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政支撑。但审计也发现,在财政预决算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纠正和改进。

(一)项目库管理不规范

一是未做到人员类项目、运转类项目中的公用经费项目和其他经常性项目、延续性项目,在有效期内项目名称及其代码不变;存在同一项目多个项目代码或多个项目名称、预算指标信息表及支付凭证表中部分项目三保标识与项目库中的三保标识不一致等问题。

二是部分预算指标项目不是在已有的项目库中选取,而是临时新建项目安排预算支出。

(二)预算边界不清晰

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预算边界不够清晰,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交叉安排支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向兰溪公共绿地提升工程、朝阳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个项目安排支出8,8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向上述两个项目安排支出12,700万元。

(三)预算编制不完整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完整,未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收支纳入社保基金预算管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2023年初余额40,581.02万元,2023年收入4,231万元,支出2,747.04万元,2023年末余额42,064.97万元。上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收支情况未纳入社保基金预算管理。

(四)年初预算不细化,预算执行率低

2023年初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指标723,617.43万元,2023年实际支出435,966.13万元,执行率6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年初项目支出预算420,688.34万元,当年实际支出287,800.06万元,执行率68%;政府性基金预算年初项目支出预算302,929.09万元,当年实际支出148,166.07万元,执行率49%。上述支出项目当年未执行的342项,预算金额56,824.61万元;执行率低于20%的90项,预算金额71,597.79万元,实际支出7,525.52万元;执行率20%至50%的226项,预算金额173,532.61万元,实际支出59,808.15万元。

(五)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预备费12,577.63万元

2023年设置预备费15,000万元,2023年实际使用预备费12,577.63万元,用于应通过年初预算安排或可以在当年预算支出项目中调剂解决的人员类经费或其他业务经费等。

(六)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库

一是截至2023年12月底,部分非税收入缴入非税专户后,未缴国库,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1.7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09.75万元,合计3,961.46万元。

二是部分非税收入征收不到位,至2024年4月底,8户企业和个人土地出让价款54.76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02.54万元,合计157.29万元欠费未缴。

(七)决算不实

一是收回已列支款项未冲销当年支出2,163.99万元。2023年以前收回各单位退回款项932.93万元,2023年收回退回款项1,231.06万元,未冲销当年预算支出,而是转入往来科目核算,2023年末余额2,163.99万元。

二是坐收坐支,少记预算支出695.81万元。2023年县财政将收取的征地预存款695.81万元,未缴入国库,直接用于支付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费和被征地农民养老金。

(八)个别专项债券项目绩效不佳

一是兰陵县中医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综合提升项目2023年收到专项债券资金6,500万元。至2024年4月9日,县中医院已支付设备款2,325万元,因新院建设尚未完成,大部分已购置设备无法按时入场,仅986万元设备进场使用,其他设备均未供货,专项债券资金利用率不高。

二是兰陵县开发区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2021年、2022年共收到专项债券23,000万元,完成投资39,300万元,建成中财产业园7座厂房,2座综合楼,孵化基地7座厂房,科技城2座厂房,建筑面积合计139,881平方米。至2024年3月31日91,445平方米未对外出租,处于闲置状态,资产闲置率65%。

(九)缩小“三保”保障范围

兰陵县财政2024年未将村级支出、疫情防控支出纳入“三保”范围,缩小了保障范围。

三、县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等情况审计

以推动重大政策落实,提升预算执行质量,切实发挥资金资产效益,促进预算管理和决算规范化为目标,本年度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全部单位开展了数据审计,重点对5个部门单位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现场审计。结果表明,各预算单位能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持续加强预算管理,有效推动各领域政策落实,积极推进重点工作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在审计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预算执行不够严肃,约束力不强

一是经数据分析并抽查发现,2023年度部分部门单位及学校存在擅自改变支出预算用途,用于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三公五费问题,涉及金额共计1,513.56万元。

二是开展现场审计的5个部门单位均存在超预算或擅自改变资金用途问题,涉及金额231.13万元。

三是开展现场审计的5个部门单位中有4个单位存在年度项目支出预算未执行或项目支出预算执行不到位问题。

(二)基础管理工作规范性仍需加强

开展现场审计的5个部门单位均存在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费用报销不规范等问题,涉及金额22.92万元。1个单位存在决算不实问题,涉及金额641.31万元。

四、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兰陵县第二实验中学新建项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推进缓慢。

县第二实验中学新建项目合同约定于2023年3月10日竣工。截至审计日,项目仅教学楼工程应急完成建设,综合楼,报告厅和室外配套工程均未完成。

(二)项目未经验收擅自使用。

县第二实验中学新建项目于2023年9月份投入使用,截至审计日尚有综合楼、报告厅、车库及部分室外配套工程未完成,项目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存有安全隐患。

(三)多计价款14.57万元。

审计发现,县第二实验中学新建项目中的打井工程多计工程价款0.5万元。造价咨询服务合同签订的结算标准超出县财政规定的执行标准,多支付金额14.07万元。审计期间已将多支付的价款收回。

五、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对神山镇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超标排名靠后,在城区及周边44镇街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排名30位。

2.辖区内35家企业及个人冷库应办理未办理取水许可证。

3.辖区内赛德高档石英石板材项目、新型铝制材料和高分子自粘膜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应编制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4.兰陵县泉多鑫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兰陵县森硕蔬菜有限公司等6家办理取水许可证企业未申报缴纳水资源税。

5.河流断面水质检测超标,应缴未缴生态补偿金7万元。

6.辖区内违法占地问题多发,任期以来辖区企业发生环境违法案件7起;2022年卫片图斑反映的违法占地问题共19处,监测面积112.25亩;2022年、2023年1-6月土地违法案件7起。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结合部门预算执行、政务信息化建设等审计,重点关注了此类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开展现场审计的5个部门单位中,1个单位房租收入22.15万元,未上缴财政;1个单位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个单位固定资产1.96万元未进行政府采购。

2.个别项目未落实自主可控技术要求。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自主建设的公共机构节能监管系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落实自主可控技术要求。

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2023年度县审计局实施了县委老干部局局长宋庆保同志等20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14个部门单位,其中:离任审计4个,任中审计16个。审计项目已全部完成且已下达审计结论性文书。2023年部门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问题资金12,572万元,其中:违规资金77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2,495万元,提出审计建议65条。

(二)2023年村居审计情况

2023年完成229个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资金总额69,484.47万元,查出问题资金6,812.42万元,向有关部门移送线索20条。

七、审计建议

(一)严格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预算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对预算指标实行统一规范的核算管理,精准反映预算指标变化,实现预算指标对执行的有效控制。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严禁将国库资金违规拨入财政专户。二是围绕“三保”等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县级标准。根据支出政策、项目要素及成本、财力水平等,建立分类分档的预算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变动和财力变化等动态调整支出标准。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分析和结果运用,将科学合理的实际执行情况作为制定和调整标准的依据。加快推进项目要素、项目文本、绩效指标等标准化规范化。将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不得超标准编制预算。三是规范项目库管理。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项目作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单元,预算支出全部以项目形式纳入预算项目库,未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一律不得安排预算。建立健全项目入库评审机制和项目滚动管理机制。做实做细项目储备,纳入预算项目库的项目应当按规定完成可行性研究论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等各项前期工作,做到预算一经批准即可实施,并按照轻重缓急等排序,突出保障重点。推进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研究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四是加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督促部门单位将全部收入和支出依法纳入预算,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强化预算刚性执行,完善以项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项目产出和绩效管理。各部门要统筹各类资金资产,结合本部门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统筹申请预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

(二)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是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不留硬缺口。二是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精打细算,严控一般性支出。严禁违反规定乱开口子、随意追加预算。三是切实加强政府债务预警监控。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全县债务风险等级保持绿色。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国库资金运筹调度,全面保障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详细解读

制定背景

主要内容和细则

制定依据

保障措施与执行

内容由AI解读,具体执行以政府文件为准

常见问题

一键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