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基二[2014]4号)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发展”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区域特色名校。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建工作。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创建“党员示范岗”,以党建带团建。巩固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果,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业务带头引领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党员按月缴纳党费;党员积极参加进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二)加强依法治校。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引导教师明政策、知制度,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治校,实行科学民主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杜绝有偿补课行为,大力推进法治学校建设。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配备齐全、结构优化、满足学校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公开课”双管齐下的名师引领体系,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不断促进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四)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完善干部队伍的调配,细化干部的岗位职能和职责,加强管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团结共进下好学校一盘棋。
(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建立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众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教育、责任主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实现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六)落实学科活动。在抓实教研和备课的同时,多方面组织各学科活动,以活动带动各学科的业务特性,增强教师业务钻研积极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七)落实目标考核。对处室评价不仅再是单纯的看评议分数,也把处室的服务职能、服务质量纳入到处室评价中,完善处室服务监督评价机制,让处室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注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自觉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课程与教学工作全面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九)稳步推进高考改革工作的落实。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认真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春季高考教学、小语种教学、选课走班教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生培养等工作的操作方案和办法。
(十)加强硬件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教职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做好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加强现代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管理、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
(十一)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办学资源较为匮乏,计划本学年对学生宿舍、单职工临时宿舍和办公室等进行优化改造,改善师生生活和教师办公条件。
(十二)追求现代管理。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学校干部要淡化干部的行政长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教育、为群众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开发全体教师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校管理机制,促使学校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具体工作任务
(一)党建工作
1.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2.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
3.督促“学习强国”和“灯塔-党建在线”学习,进行评比表扬。
4.督促党员按月缴纳党费。
5.开展党员联系学生活动,加强与群众联系;党员积极参加进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二)德育工作
1.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作为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成长的指导。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逐渐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2.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3.加强德育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以加强处(室)、级部、班级交叉网络化管理和德教合一的管理模式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为目标,提高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精细、精干、精品”。
4.开展全员育人活动,建构立体化德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全体教职工中牢固树立“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通过校内外培训学习、课题研究、考核评价、德育评优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教师要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建立电子版的“导师工作手册”。
5.开发校本德育课程。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编写要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完善共青团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委活动。结合社会现实、学校现状、教学实际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年级主题教育活动。
6.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校要夯实安全基础,规范安全管理,建立学校安检门禁面部识别系统,对学生进行各类安全教育,制定各种安全预案,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饮食卫生、消防、交通、传染性疾病等安全工作,实施安全零报告制度,保证无安全责任事故。
7.建立联动管理体系。建立学校、政教处、级部、班主任和家庭联动管理体系,关爱住宿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和独立生活能力,严格培训管理宿管人员,加强检查、管理,落实工作制度,抓好住宿生的就寝行为习惯、就寝纪律和卫生工作,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教学工作
1.合理制定课程实施规划。依据我省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实施规划。
2.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联系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加快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完善职考实训室设施,为职考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场地及设备,深化职普融通。完成班级智慧黑板的更换使用,让全校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更加便捷有效,为学生创造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4.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级部教学管理评价细则》、《兰陵二中听评课制度》等制度,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工作的管理,做到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总结与反馈相结合、考核与评价相结合。
5.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坚定考核聘任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在流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
6.加强学科流程管理工作,备课注重“二次备课”。课堂教学以学为本,在强调规范的同时,重在“拓展”、重在“适量”、重在“习惯”;课后辅导,重在实效,体现分层,面向全体;评价反馈,讲求及时,重在有效,帮助提高。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基本功训练。学科分管领导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疑难。
7.坚持教学质量分析。通过科学评价,真正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每次监测进行细致分析,及时查找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力促进教学工作;把握高考评价体系的变化,强化课标及试题的分析,准确把握试题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方向,把握命题规律、命题角度和命题趋势,科学备考,使不同层次学生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8.加强考试和录取工作。认真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工作;严格审核并及时准确上报高考信息,组织好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工作;加强诚信考试教育,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考试程序,以考风正学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严防学生考试违纪和作弊。认真做好中考录取和新生报到工作。
9.擦亮“职普融通”这一办学特色名片。2023年我校高考又取得了重大突破,本科进线422人,其中春季高考352人,比2022年增长57人,实现了连续4年递增。要进一步提高春季高考级部的教学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专业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职普融通”教学质量。学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在社会上形成很好的口碑,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科研工作
1.扎实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教科研课题工作的申报、开题和结题等工作。学校将本着全面提升教科研实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大力扶持各学科的科研立项工作。科研课题的申报要从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服务于教育教学,做好理论、资源、实践、物资上的充分准备,完成高质量结题。
2.以“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课题为主,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力求通过学校课题组的实验工作,辐射全校教学教研教改工作,通过学习、实验、培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影响到教师教学行为上的转变,进而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将通过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策略。
3.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定期评选并将优秀论文集结成册,帮助教师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建立好教科研档案,加大教科研在教师考核中的含金量,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纳入评先、评优、晋级量化考核,从而全面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4.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根据“精选内容、减少课时、提高质量”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后勤工作
1.加强后勤服务。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各项生活服务如宿舍食堂、供水供电供暖、卫生清洁和环境美化等,都要力争最优化,要积极主动、热情周到、高效优质服务,时时处处把师生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2.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上级关于饮食卫生方面的要求,完善和落实学校《食堂管理方案》和《伙食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主副食加工质量。严把安全关,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加强食堂档案建设,执行留样和集体采购制度。严格按学校财经管理制度管理伙食财务,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教育师生爱惜节约粮食。努力争创五星级食堂。
3.保障校园安全。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供水、供电、供暖、排水、消防等设备设施和房屋安全检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确保校园平安。
4.加强校舍和设备维修。校舍维修:任何维修项目都要经过研究决定,做好预算,谈好维修价格,公开选择维修队伍。做到公开透明、节约开支、优质高效。设备维修:定期进行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办公桌椅、学生桌椅、学生床、阅览桌椅、实验室桌椅和水电暖设备设施等,利用寒暑假时间定期维修。加强日常检查、纪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维修及时、到位,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六)财务工作
1.规范财务管理,独立进行会计核算,设立财务室。依法、阳光、科学理财,按“收支两条线”的要求,编制好财务经费预算和做好财务使用的决算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严格执行教育系统项目库建设制度并公开操作,增强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加强内部控制,定期进行学校财务内审,配合做好外部审计,做到开源节流、计划开支、勤俭办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依法进行财务公开,组织财务人员量化考核。
2.加强校产管理。校产管理岗位完善校产管理制度,严格按上级政策和校内校产管理制度管理校产。建立校产总账、保管帐、位置账、保管卡,明确校产管理责任,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位相符、账卡相符,做好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及时进行盘亏和盘盈。提高校产的使用效益和寿命。
3.做好预算规划,指导各处室级部做好下一年度预算,做到预算细致具体,可操作性强,有的放矢,保证支出按照预算执行,无预算不支出。
4.规范和加强学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按照县教体局科学论证、规范管理、择优选择、滚动管理、绩效管理、综合预算的原则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按照先论证、再评审、次入库、后实施的流程实施。
(七)行政工作
1.安排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每月每周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工作,进行处室、级部工作评议。
2.做好会议、接待的前期准备,过程中的服务、记录和后期的扫尾工作。
3.进一步加强档案建设与管理,引导各处室级部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把档案管理纳入处室、级部考评。
4.做好教职工的考勤、考核评价和检查统计工作。
5.做好单位人员聘任、教师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工作。
6.协调引领学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八)学校管理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
2.实施人性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3.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学校特色。
4.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打造“责以立身、勤以行远,融责于心、笃志于行,尽责善教、爱生启智,知责力行、学思相融”的特色学校,以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5.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立一个制度化、 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共用、财尽其力、事尽其理的工作环境,以及优胜劣汰、优质优酬的工作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二)加强设施建设与经费保障。加大教育投入,配齐专用教室与场馆,提供教育教学设备设施,设置专项资金,确保课程实施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人文与文化保障。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丰富教职工校园文化生活,帮助教职工解决家庭困难,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敬业奉献、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
(四)做好督导评估。校长办公会要定期检查、督导各部门阶段工作的落实情况,建立检查、评价、反馈、改进等长效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