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乡位于兰陵县西北部,山多林密、河湖众多,群众居住分散,日常监督巡查面临人力覆盖不足等现实难题。尤其开展森林防火、防汛等工作,存在盲区多、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为此下村乡采购了10台配备高清摄像头且具有喊话功能的无人机,并交由持证人员操作,通过建立“人机结合、空地协同”的巡查模式,将传统网格化管理升级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持续推动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
针对辖区130平方公里山林河湖分布广、人力巡查效率低的现状,10个工作区配备的高清摄像无人机组成“空中巡查队”,单日飞巡时长5小时,可完成15个行政村全域扫描。今年防火期,通过无人机提前发现烟点隐患6处,通过地面联动实现10分钟内响应扑救。在防溺水工作中,精准识别危险水域活动人员46人次,通过高空喊话及时劝离。
根据山区实际和阶段性工作特点,无人机应用场景还拓展到农业生产、耕地保护、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10台无人机累计参与禁种铲毒“飞查”170余次,排查人居环境“五大堆”700余次,监督限额以下工程规范施工80余次,防溺水、违建、盗采等日常巡查300余次,同时,还辅助工作人员对12村的小麦种植面积进行核查。
抽调环保、执法、国土、房建等部门工作人员,建立无人机飞巡中队,并构建“巡查-初判-二次分析-预警-整改”闭环系统。日常巡查图片、视频经工作区初判后,交由无人机飞巡中队再分析,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直接交分管领导整改处置,确保问题不遗漏、不宜迟。截至目前,10台无人机每月综合节省人工巡查成本约5000元,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