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丰富政策宣传、文件解读形式,提升政府网上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县政府办公室依托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政务访谈》互动类访谈栏目,以下是2025年第3期《政务访谈》主要内容。
访谈人:高合坤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局局长
县政府网站: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访谈节目。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局局长高合坤同志。高局长,您好,欢迎您!
高合坤: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兰陵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县政府网站:高局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请您介绍下,过去一年,全县农业农村领域主要取得哪些成绩?
高合坤:好的。2024年县农业农村局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纲举目张抓落实,守正创新寻突破,深谋实干促发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粮食供给更加充裕。全年种植粮食149万亩,总产量68.37万吨。强化高标准农田建管,先后出台管护工作方案以及管护资金使用方案两个标准性文件,新建高标准农田9.45万亩,成功建设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系统,荣获“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山东省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二是制度体系更加稳固。深度构建“三位一体”发展体系,遴选“鸿雁人才”300名,成立合作社联合社28家,打造乡创共同体21家,强村公司20家,累计发放“四雁振兴类”贷款2.18万笔、48.56亿元,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发展格局,联农带农、联村带村机制逐步完善。三是特色产业更加多元。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成功申报绿色食品31个、续展绿色食品8个,引进循环农业新技术12项,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区7个、示范基地22个。积极探索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集成人才、项目、资金,集中打造大仲村镇大宗山“百千工程”片区,成功建设集文化、旅游、美食、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大仲十八坊”,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貌”的发展格局。四是企业服务更加高效。秉持链式思维开展精准招商,聚焦国内龙头、行业冠军,积极招引涉农类项目51个,开工建设41个,到位资金11.58亿元。全力破题精深加工,重点推动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规上企业数量达95家,较2023年增加19家;入选2024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名单,排名全国第10,较2023年提升5个位次。五是品牌形象更加鲜活。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产量维持在500万吨,建成蔬菜展览馆、兰花雅集两个特色产业窗口,推动“兰陵(苍山)蔬菜”品牌在第四届中国蔬菜品牌大会中获评“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兰陵(苍山)牛蒡”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兰陵(苍山)蒜薹”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蔬菜生产标准化、数字化案例被省领导签批。六是乡村治理更加有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心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可感可及的变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先后组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100余次、集中宣传280余次,处置“五大堆”问题6237处、残垣断壁问题83处、污水问题82处、私搭乱建问题49处,成功建设省级和美乡村4个,推动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整治互促互进。
县政府网站: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开春以来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障粮食生产,请您简要介绍下。
高合坤:好的。开春以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持续优化全链条服务机制,构建“技术指导到田、监测预警到点、政策落实到户”服务体系,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聚焦田间管理,技术服务直达一线。组织县乡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与技术指导500余人次,覆盖3.5万余亩麦田,全面摸清底数,为统计提供保障。及时公开62.8万亩在田小麦苗情数据及技术指导情况,通过“兰陵首发”等平台发布6篇技术指导意见及视频,浏览量超1万人次,在南桥镇、兰陵镇等主产区举办5场 “田间课堂”,营造良好氛围,为丰收奠基。二是强化监测预警,科技赋能防灾减灾。依托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及时公开监测预警信息,组建专业化植保队伍,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易发区域实施动态监测,开展土壤样本检测和病害诊断,针对性开具防治处方。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组织春季生产培训1500余人次,指导合作社、种粮大户开展应急演练16次,全面提升科学种田和灾害应对能力。三是落实惠农政策,农机服务提质增效。开展农机技术下乡活动60人次,入户宣讲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放政策汇编资料。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5.3万千瓦,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2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1.9%,推动农业生产高效化。通过政策公开推动智能农机具普及,保障农户应享尽享补贴红利。
县政府网站: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中之重。请您介绍下,我县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高合坤:好的。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以“农安护民”农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通过“责任压实、技术下沉、产业聚焦、数字驱动、执法闭环”五链协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可控。一是织密责任链,构建全域监管网络。建立“县局+镇站+村网”三级联动体系,配齐903名村级协管员,实现网格监管全覆盖。出动巡查人员2200人次,巡查生产经营主体2300家次,整改隐患150起,责任压茬到人。二是赋能技术链,锻造多元培训矩阵。创新“理论+田间”双轨培训,举办高素质农民班33期,覆盖4450人次;创新“师傅带徒弟”专技干部传帮带活动,开展下沉指导165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6万份。三是聚焦产业链,实施靶向精准治理。紧盯蔬菜、水产等特色产业,创新科级干部包联农资店和种养大户模式,实施“两台账、两时段、两区域”管理法,开展专项检测1.1万批次,护航兰陵特色产业发展。四是筑牢数据链,深化智慧溯源应用。搭建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350家主体“一户一码”,开具电子合格证0.9万张,溯源农产品1.1万吨,数据赋能全程透明。五是拧紧执法链,强化高压震慑态势。联合公安、市监开展“拉网式”执法,严查违禁药品、假劣农资,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0人次,检查主体680家次,以刚性执法守牢安全底线。
县政府网站:过去一年,县农业农村局成功争创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等国家级改革创新成果3项、省级成果1项,为全县改革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高合坤:好的。改革创新始终是县农业农村局一以贯之的核心追求,也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继续坚持以新破题、以链聚势、以效提质,持续壮大农业产业集群、优化富农惠农举措、广辟融合发展路径,助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一是保障民生,稳固发展基础。立足我县农产品质量形势,深入实施“农安护民”农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全方位夯实农产品质量根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围绕做好农村改厕“后半篇文章”,指导乡镇(街道)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细化方案,扎实做好农村户厕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服务项目,增强企业实力。聚焦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梯队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智慧物流、牛蒡文化乡创共同体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辐射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乡镇(街道)多招引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立“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做好相关数据上报,力争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评选认定县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三是建设片区,打造发展标杆。以“创特色塑品牌”为目标,聚焦乡村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完善、乡风文明塑造、特色产业发展,集成人才、项目、资金,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打造提升鲁城镇“会宝湖”片区,争创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貌”的发展格局。同时,结合5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辐射带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升级。四是引育人才,做强共富载体。紧密围绕“四雁工程”深化实施,充分发挥“乡创共同体”的平台吸附作用,进一步面向海内外招募乡村振兴人才,推动科技、教育、项目等各类资源要素集聚,深入探索“乡创共同体”、乡村振兴合伙人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兰陵路径”。力争到2025年底,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30名,落地项目30个。五是做活产业,擦亮特色品牌。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兰陵研发中心平台优势,放大“兰花雅集、兰花大集”效应,持续壮大蔬菜产业链、做强兰花产业,打造具有独特价值和辨识度的兰陵符号。加大对生产基地的帮扶指导力度,进一步打响“兰陵(苍山)蔬菜”等本地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年内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处、新创建市级标准化养殖场2家以上。
县政府网站:非常感谢高局长今天接受访谈,与我们深入交流农业农村局的工作情况与任务进展。最后,祝愿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高合坤:谢谢主持人,也感谢《政务访谈》栏目提供这一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社会各界的朋友进行交流,欢迎大家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一同为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县农业农村局机构信息
办公地址:兰陵县文峰路中段
办公电话:0539-5211669
电子信箱:llxnyj@ly.shandong.cn
信息发布渠道:
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lanling.gov.cn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