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内疫情散发的“双重考验”,全县各级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拓、坚毅前行,扎实推进工作。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8%,两年平均增长6%。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4.3%,上半年增长12.7%,前三季度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5.2亿元,同比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63.1亿元,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23.7:24.8:51.5。
一、农业
2021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30.0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01.15亿元、1.75亿元、18.82亿元、4.67亿元和3.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5%、28.1%、2.3%、7.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8.8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2003亩;总产66.9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0.17万吨,同比增长0.26%;单产449.39公斤/亩,较去年同期增加0.55公斤/亩,同比增长0.12%。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3.73万亩,总产29.08万吨;秋粮种植面积85.16万亩,总产37.83万吨。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8.23万亩,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7.26万亩,总产5.9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1%和2.5%;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5.1万亩,总产量343.3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8%和0.8%;瓜果类播种面积3.26万亩,总产14.12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0%和4.7%。果园面积3.7万亩,园林水果产量9.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0%和8.3%。
畜禽养殖稳中有增。据统计,年末生猪存栏39.73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7.02万头,全年出栏50.15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10.56万头,同比增长26.7%;家禽存栏1250.98万只,较去年同期减少242.68万只,出栏4484.25万只,较去年同期减少1203.71万只;牛存栏2.33万头,较去年同期减少0.58万头,出栏2.62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0.29万头;羊存栏27.39万只,较去年同期增加3.31万只,出栏43.2万只,较去年同期增加9.24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2.4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98万吨,牛肉产量0.58万吨,羊肉产量0.53万吨,禽肉产量7.36万吨。禽蛋产量3.25万吨,牛奶产量1.92万吨。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0.8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7.1公顷、退化林修复13.7公顷;育苗面积3916亩,新增育苗面积276亩。森林覆盖率11.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44.0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7.63万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1.55万台(套),小麦和玉米联合收割机分别达到2528台和1223台。深松机、打捆机、粮食烘干机共216台。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75万亩,其中,小麦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40万亩,玉米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35万亩。
二、工业、建筑业
全县134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27.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工业用电量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22.9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矿产建材业实现产值115.7亿元,同比增长43.1%,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46.16亿元,同比下降2.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2亿元,同比增长24.3%,利税、利润分别为23.92亿元、13.9亿元,分别下降0.9%和12.9%。全年共有34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04亿元,同比增长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1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40.9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投资结构趋于优化。2021年,全县投资项目共计330个,同比增长10.4%,较去年提升3.9个百分点;按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3.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3%。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4.3%、37%和58.7%。“四新”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7.4%,“四新”占比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7.6亿元,同比增长25.2%,新开工面积22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5%。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3%。
四、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县通车里程2960.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415公里,国、省道199.305公里,县、乡、村公路2707.6公里。京沪高速公路由4车道扩建8车道。2021年县乡村公路提档升级、路面改造、大中修127公里,改造中小危桥7座。
通信业平稳发展。2021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382万元,增长15%;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1.17万户;全县互联网用户30.17万户。
五、国内市场、外经外贸和招商引资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10.5%。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20.8%;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7.4%;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933万元,同比下降16.3%;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5.1亿元,同比增长24.7%。
年末市场主体8.68万户,注册资本(金)1078.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19.4%;其中,新增市场主体1.83万户、注册资本(金)180.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8%、下降14.4%。
对外贸易运行平稳。全县进出口总额595500万元,增长136.4%,其中,出口总额553000万元、进口总额425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21.2%、2198%。
全县招商引资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千万以上的产业项目82个,实际到位资金112.66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60个,到位资金88.28亿元;过5亿元项目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个),到位资金19.6亿元;过10亿元项目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个),实际到位资金31.9亿元。
六、财税、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1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税收收入19.51亿元,同比增长23.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非税收入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5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亿元,同比增长7.1%;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5%、22.6%和1.5%。税务部门国内税收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25.7%。
金融业健康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7.28亿元,比年初增加62.4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24.97亿元,比年初增加52.5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8.29亿元,比年初增加73.0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47.84亿元,比年初增加24.45亿元,短期贷款余额115.29亿元,比年初增加24.60亿元;余额存贷比79.7%,新增存贷比116.9%。
七、科技、教育、卫生
科技成果有新突破。2021年,县级投入科技经费45万元,支持县级科技发展项目8项,获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获批资金100万元。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新增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2021年获批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54所,在校学生99491人;其中,高中生32394人,任课教师6022人。小学219所,在校生119918人,任课教师6489人。幼儿园291所,入园儿童12251人,在园儿童37495人。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2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24个,增加1个,其中医院1所。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952人,增加550人,其中执业医师2697人,增加767人。医院、卫生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共拥有病床6440张,增加224张。
八、人口与就业
2021年末,全县总户数42.59万户,户籍人口146.13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27.5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9%。
城镇新增就业82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全县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664人,创业培训297人。
九、居民生活
2021年,兰陵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3元,比上年增加2328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83元,比上年增加2630元,同比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9元,比上年增加1891元,同比增长11.6%。兰陵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16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66元,同比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60元,同比增长13%。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2021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74795人、48213人、61176人、78584人、5301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3.7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 险111688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150元,65周岁以上每人每月155元,75周岁以上每人每月160元(65周岁以上年龄补助5元/月,75周岁以上年龄补助10元/月)。
安全生产情况。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交通领域内0起,死亡0人。
城乡居民低保人数32289人,其中,城市居民低保人数384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71.31万元;农村居民低保人数31905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332.89万元。全县集中供养城乡特困人员624人,发放供养资金952.79万元;分散供养城乡特困人员4971人,发放供养资金5668.10万元。
说明: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报快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