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特殊教育中心2024年度工作计划
(一)党建工作
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增强服务意识。继续落实“两学一做”和“主题党日” 活动常态化,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民主生活会,树立党员的时代责任感,努力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提升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工作能力,力争实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二)安全和教学工作
1、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始终把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头等议事日程,健全各种制度,理顺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把安全工作纳入各类人员年度考核指标。
一是重视安全教育宣传。
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制。
三是3名专职保安24小时值班,做到定点、定岗、定责;同时实行班主任和保育员“无缝隙管理”交接制度。
四是配足配齐消防设备,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师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安全。
2、扩大招生,应收尽收。
我校针对学生的相应自身情况,提供在校就读和送教上门两种就读方式。在尽最大努力解决适龄残疾儿童家庭急难愁盼的上学问题,对适合在我校就读的特殊学生应收尽收,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3、抓好常规教学
按“三期提升计划”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力争协调各部门如期完成各项要求。 扎实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为深入实践新课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4月份,我校组织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同课异构”目的是鼓励每位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行丰富而又充满智慧的教学实践,让教师研讨走向实效,不断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水平。
(2)资源中心已建成并积极投入使用,我校应根据特殊学生的数量和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教师,根据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3)我校积极开展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工作,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发挥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两者优势,推动两者融合发展,我校特成立了职教部,旨在以特教学生适应生活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特殊学生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4、特校有特色,注重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
(1)我校强化“康教结合”,对特殊学生的康复贯穿教学始终,让特殊学生的缺陷得到最好的补偿。学校继续推进绘画、手工、剪(刻)纸、泥塑、书法、律动体育等艺体技能课的教学。
(2)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校新增了非洲鼓社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3)今年继续举行庆“六一”和春季、秋季校园师生运动会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师生的团结凝聚力。
5、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鉴于我校学生情况特殊,并且大多为为寄宿生,更需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要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要求班主任做好家访等,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后勤工作
1、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后勤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服务水平,并结合工作岗位职责和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效果,对后勤人员进行每月一次的考核制度。同时,继续加强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的考核方案,做好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2、坚持科学管理,改进食堂工作。
依照《食堂管理方案》,坚持科学管理,综合师生建议,依据膳食委员会要求,根据时令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改进食堂伙食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卫生、营养,确保不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同时接受民主监督,及时改进食堂各项工作,努力做到让师生满意。
3、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保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保育工作的领导和督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保育工作制度,保育教师要严格履行职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处置偶发事件,加强宿舍公物管理,确保宿舍工作安全有序。
4、加强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将结合办公室、教室和宿舍文化建设,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美化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干净整洁。同时,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德育和文明行为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其他工作
1、办公室工作。继续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和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与接待工作;做好学校信息宣传、印章监管工作,完成公文起草、计划总结等常规性和临时性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考勤管理制度,做好教职工出勤管理,按要求及时汇总公示教师的考勤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
2、财务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实行支出预算和“三重一大”报备审批,认真执行支出审批程序,科学进行财务预、决算,做好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工作,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为学校各项发展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据。
3、工会工作。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等,活跃教职工身心;加强民主管理,做好教职工维权工作,让每位教职工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