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lxdierzx/2023-0000009
  • 发布机构 兰陵县第二中学
  • 公开目录 规章制度
  • 发布日期 2024-05-15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第二中学教师梯级发展暨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方案
兰陵县第二中学教师梯级发展暨专业素养提升工作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素养、执教能力与教科研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县教体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梯级发展暨专业素养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兰陵教科研字〔2022〕16号)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兰陵县第二中学教师梯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长:王亚光

副组长:高传宝  苗立才  徐会斌

 员:郝泽清  李海峰  张友庆  张蒙波  戚秀军  李开尚  胡庆贺  张体武  刘亦民  许政法  肖凤明   伏传红  李会强

办公室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及评定。

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师梯级发展的规章制度,教师梯级发展的认定与考核,制定教师梯级发展年度行事历,教师培训费用的预算及学分认定,确定校级培训项目。

教科室负责落实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组织校级示范课、公开课和学生竞赛活动

电教室负责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类组织工作。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县2022年度教学管理十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突出我校教师队伍梯级发展特点,以互联网+教师能力发展研修平台和优质课评选等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持续发力,在我校全面开展为期三年的教师培训和学科培优活动

三、目标任务

最终目标:以强课提质建设高效课堂“学科培优”打造优势学科,强师兴源锻造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1.加强师德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学习,熟悉教育教学法规,倡导新风尚,塑造新形象,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走向制度化、人本化。    

2.开展深度阅读活动,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通过开展校内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推进书香校园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3.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推手,以打造课题研究为平台,锻炼和发展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

四、工作原则

(一)面向全员原则。坚持面向全体教师,以“人人参与、 人人达标,人人提升”为基本要求,实施三年一周期的培训、考核和竞赛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二)梯级培养原则。坚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通过搭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三个层面,个层级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开展校本培训,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多维平台和空间。

(三)基于标准原则。坚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基准,开展基于标准的高考评价体系的培训、考核和竞赛活动。

五、内容与措施

由办公室负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突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端正专业态度、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唤醒教师专业意识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1.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按照《临沂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负面清单》,列举具体师德负面行为,告知教师言行边界,规范职业道德行为,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违反《负面清单》所列行为,情形轻微的,学校对其提醒谈话,并在学校教师年终综合考评予以相应扣分;情节严重的,师德考核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2.开展师德满意度测评。每学期,学校重点围绕家长反映强烈的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突出问题,利用网络问卷方式在学生和家长范围中开展师德测评,满意率低于90%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年终考不得定“优秀”等次;满意率低于全校前80%的教师,由分管校长或校长约谈;连续两次师德满意率低于70%或单次低于60%的教师,应调整工作岗位不得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记入师德师风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等的重要依据凡是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在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实行梯级定位培养,打造骨干教师队伍

由教务处和教科室共同负责,对全体任课教师实行梯级定位培养。

1明确梯级定位

在成长时间方面,根据执教教龄初步划分:参加工作一年至三年左右属职业适应期;执教三年至五年属发展初期;执教五年至十年左右属稳定成型期;执教十至二十年(含二十年以上)属发展成名期。

梯级定位由教师个人申请,全员覆盖,级部推荐,学校专家委员会评定,具体条件如下

教学新秀。本科及以上学历,3年以上10年以内教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2年以上9年以内教龄。具有良好的师德。能积极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近三学年年度考核位次均列考核人数前三分之二。

教学能手。本科及以上学历,6年以上教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4年以上教龄。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中坚力量。

学科带头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年以上教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6年以上教龄。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担任备课组长或者教研组长,在某个学科具有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教学名师。本科及以上学历,12年以上教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10年以上教龄。具有中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较高威望和知名度,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担任或者曾经担任过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担任或者曾经担任过县兼职教研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和领军人物。

校级教学名师可以推荐参加县教学名家的评选。

2逐级选拔认定

“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认定,依据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在学年结束时以级部为单位向学校专家委员会申报,学校专家委员会评定之后教务处备案建立教师梯级发展档案

学校推选县级以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及“教学名家”原则上在校级评选认定的基础上向县级及以上推荐。

3培训培养办法

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建立具有特色的梯级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学新秀。主要任务包括:制订教师梯级自主发展规划,做到自主阅读、行动学习、行动研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参加专项培训;由校名师担任导师,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开展校级教学技能大比武,评选“教学新秀”;对学校合格教师培养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做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教师发展缺什么就培训什么。

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主要任务包括:教务处制订业务进修、教研、科研等方面培训计划,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搞好教师个人品牌设计;实行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开展教改实验、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教学管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到县内外参加培训,组织参加县内外各项教学交流活动;搭建平台,评选各学科“首席教师”;任务驱动,为师带徒由学校名师担任导师,对骨干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教学名师。主要任务包括:结合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创造条件让名师参与事关全局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拓宽其工作视野;组织参加县市级以上高层次学术交流与研究实验,进一步实现专业发展;分任务,压担子,创建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适时举办名师个人成果推介会或经验研讨会,凝练特色;支持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学校教师发展规划,搭建平台让教师参与事关全局的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智囊和指导作用。

4)梯级教师职责

教学新秀。主要职责任务包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校及上级分配的教育教学任务;严格要求自己,制订升级计划,按时完成每一周期岗位培训任务,努力进修提高,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每学期写一篇经验论文,作一次汇报课;每学期读3本教育或专业理论书籍,撰写5000字以上读书笔记;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教学,教育教学成绩得到同行广泛认可。

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主要职责任务包括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每学期在本校或县域内完成1节示范课或观摩课。每学年读3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向学校提交1篇以上的读书报告;任期内有1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县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学科沙龙,承担指导青年教师任务。

教学名师。主要职责任务包括带领学科团队创新学科教学,创建学校教育优势学科,带领学校同学科团队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每学期在本校或县级以上完成1节示范课或观摩课。在任期内在县级范围作1场(次)教学发言或报告,有1篇论文在CN教育期刊上发表;每学年读3本教育经典著作;承担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开发校本课程,创建面向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开发远程课堂,承担县域教师培训任务;能够建立名师工作室,带一个团队,抓一项研究,出一批成果;承担学校及上级教育改革和发展科研课题研究任务,有效开发校本课程。

(三)加强教师培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由教务处负责,针对教师梯级发展和基于教育教学开展需要,利用上级互联网+研修平台(中国智慧教育云平台-山东教师教育网等),以教师基本素养提升训练为载体,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助推教师梯级发展

以教学诊断、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说课赛课、观课议课、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跟岗实践为基本形式,采取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基于岗位,落实必修与选修课程学习。结合职教高考,增设职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校本研修内容

加强学分管理,确保每位教师每年度完成不少于90学时的省级师训网络平台研修课程和校本研修

(四)注重分层考核,推动研修活动扎实开展

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办法,实行“每年度一考核”制度,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教师,构建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新入职教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合格性考核,学科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示范性考核,教学名师侧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创新性考核。个人能力素质考核可采取统一测试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要求以“推门听课”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引入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专家督导等方式。考核要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教学实绩,防止“唯论文、唯职称、唯帽子、唯学历”倾向。

(五)创新教学竞赛,搭建教师成长展示平台

1.明确教学竞赛项目。

1)教学设计竞赛类。由教务处负责,内容包括课例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

2)优质课及说课竞赛类。由教务处负责,内容包括学科优质课、教学说课、实验教学说课、单学科赛课等学科赛课、同课异构及“一师一优课”等。

3)作业设计竞赛类。由教务处负责,内容包括预习作业、导学作业、诊断作业、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长周期作业、跨学科作业等。

4)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类。由电教室负责,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录制等。

5)教学述评竞赛类。由教务处负责,内容包括教学改进方案、教学案例、学生发展指导、学科教学述评等。

6)演讲朗诵竞赛。由教科室和语文教研组负责,内容包括读书报告、师德演讲、诗文朗诵(仅面向语文、外语教师)等。

7)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类。由政教处负责,内容包括主题班(队)会方案设计、情境问答、教育案例、家校沟通能力、心理辅导等。竞赛项目内容应与研修培训和两层考核的内容相一致。

2.竞赛时间节点。教务处、教科室等各组织单位按课程标准、课时比例、教师比例等,分学段、学科开展竞赛活动并确定选送参加上一级竞赛的教师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