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教育课程化
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丰富、多元的劳动教育课程为开展好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有力的依托。我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由课程建设管理中心统筹协调,规划研发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过程跟踪反馈,加强管理,不断优化改进。
2.校内校外全过程
(1)校内劳动教育
①上好班会课、思政课
通过班会课、思政课加强劳动教育。通过身边楷模、劳模事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②开展“劳动周”活动
学校开放公共卫生区,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进行,每班一周(高一、高二每周各一班)。除此之外,值周班同时参与学校的升旗仪表展示、考勤和纪律管理和志愿者服务工作。
“劳动周”学部提前培训指导,过程加强监督。劳动周表现与评优挂钩,作为学生个体评优的必要条件和班级评优的参照条件。
(2)校外劳动教育
①家校社联动
学部和班主任在节假日期间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家长参与指导。生活即教育,通过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参与家务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居家劳动生活,就劳动内容、劳动时长、劳动展示等制定可行性方案。
学生发展中心围绕假期职业体验和社会实践,与社区、博物馆、超市、火车站、图书馆、科技馆等联系,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②特色假期劳动
暑期寒假,我校学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活动:“我爱我家”卫生整理、书籍整理、分类收纳、垃圾分类等家务劳动;“孝子餐”主题劳动;“我爱爸妈”感恩劳动;学做传统节日美食水饺、月饼、粽子等;花卉护理、社区劳动、职业体验、智能家居设计实践等自选劳动,得到家长高度认可和社会广泛赞誉。
(3)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①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展评劳动成果,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劳动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
②平时表现评价
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要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③学段综合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
1.校园内劳动资源有限,学生数量多,不能普及到每个学生的劳动体验。
2.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不足。
3.劳动教育专项资金不足。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修订《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继续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开展和推动。
3.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校企合作、普高融合以及地域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动看,实现“劳动课程+”。
4.创造条件,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5.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多年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已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学校会进一步优化劳动课程建设,加大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与管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培养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