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lxdishizx/2022-0000065
  • 发布机构 兰陵县第十中学
  •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 发布日期 2024-05-15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第十中学 三年发展规划纲要与五年发展远景展望
兰陵县第十中学 三年发展规划纲要与五年发展远景展望

 一、发展背景

(一)学校概况

1.兰陵县第十中学建于20166月,占地4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优越,设施完备。有高标准的物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数字化历史室、地理室、机器人室和3D打印室等;建有现代化的自动录播室;图书室藏书近3万余册,各类报刊杂志300余种。

2.学校先后获得“兰陵县文明校园”“临沂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优秀人才培养先进学校”“临沂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山东理工大学和鲁东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二)发展优势

1.学校位于县城东部,东临兰陵湿地公园,南接东河公园,优越的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154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37人。其中40岁以上教师57人,占36%30岁以下的教师47人,占30%。近年来,学校新分配研究生14人,占任课教师的9%。有6人在市讲课比赛中获奖,3人在省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奖,29人在市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奖,12人在县讲课比赛中获奖,16人执教县级公开示范课,30人获得教学成绩奖或成果奖。10人被评为“兰陵名师”,21名教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优良的师资配备,保障了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学校秉承“规范化,精致化,人文化”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运转有序、办事高效、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完备的管理体系成为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

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不断提升。学校推行级部二级管理体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办学活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升学率不断提升,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以来我校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是我县高中学校中提高幅度较大的学校之一。

2.严峻的挑战

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对诸多的挑战。一是生源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我县优质生源大量流失。生源质量差使得我县特别是我校教学成绩难以在短时期内得以大幅度提高。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兰陵县地处鲁南,多年来以发展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县和我校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三是全县人民的期望。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这对我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思想道德问题。我校存在大量的留守青少年,这些学生的文化素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状况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教育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质量为核心,课程改革为重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狠抓工作管理与规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突出精致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争创区域品牌学校。

三、办学理念

(一)办学理念: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成功人生奠基

(二)校训:博学、省己、知名、笃行

(三)校风:承德、友爱、臻美、致新

(四)教风:敬事、而信、劝学、不怠

(五)学风:多学、善思、弘毅、求真

(六)学校精神:敢于争先、勇于拼搏、甘于奉献

四、发展目标

(一)学校目标:未来三年,学校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和“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把学校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机制合理、管理科学、师资雄厚、质量一流、有文化底蕴、有生机活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区域品牌学校。

(二)教师素质成长目标: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敬岗爱业,理念先进,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重视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有改革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重视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重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教学需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成为省市县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基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意志坚强、行为规范、举止文明、成绩优秀”的合格人才,并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德育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和良好的德育工作激励机制;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班主任培训方法,建设一支教育理念新、工作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德育骨干队伍;创新德育评价体系,使之系列化、科学化,德育工作形成自己特色。

(五)教学管理目标: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开展校本培训,开发并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逐年递增5%,三年后合格率达到95%以上,学校的高考升学率每年递增5%

(六)科研目标:组建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形成比较完善的教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校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经过三年的努力,推出一批省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5项),造就一批名优教师(齐鲁名师1人、沂蒙名师2人、兰陵名师15人)。

(七)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全面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文化载体建设;组建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打造“书香校园”,使学校文化富有鲜明特色,实现文化引领,和谐发展。

(八)教干管理目标: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思想先进、团结务实、深受师生好评的教干队伍。在充分发挥党总支和校委会领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建立起一套办事民主、运行高效的领导机制和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任用机制。

(九)后勤工作目标:不断建立和完善后勤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学习,强化后勤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为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保驾护航。

六、阶段目标和措施

(一)学校发展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完成校园宿舍洗浴工程改造和学科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学校的标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构建起校园文化建设框架,初步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完成各种校园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全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建立起体系完备的学校制度,形成成熟的“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运转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启动“名师工程”,培养一批省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高级职称拥有率接近30%;深化改革,形成独具特色、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新路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创建市级“学科示范基地”,开发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课题;打造“书香校园”,学校文化特色鲜明,实现“文化引领”下的校园和谐;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成为全市“平安校园”的典范。

(二)教师素质成长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加强师德培训工作,使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实现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达到90%以上;努力培养一批新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原有班主任管理和育人素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班主任后备力量。

主要措施:

1.制订、实施符合学校实际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评选方案。

2.通过定期开展师德培训、媒介宣传师德典型和师德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3.完善听评课制度,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

4.创设教师发展平台。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竞赛活动,培养和挖掘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继续开展“双师共进”帮扶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名师的辐射作用。

5.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建立起完整成熟的教师评价体系和任用评聘体系;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达到100%;实现教师高级职称拥有率接近40%;力争培养县级教学能手30名,市级教学能手5名,省级名师1-2名。

主要措施:

1.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好教研活动,推动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2.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职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进修。

3.有计划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4.完善和落实相关考核和评聘制度,用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快速发展。

5.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努力提高教职工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增强凝聚力和和谐度。

(三)学生素质培养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守礼、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意识,能够自信、有序、坚持不懈的学习,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加强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的考核与管理,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生基础素养评价体系。

主要措施:

1.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德育为重点,以安全为底线”的综合治理活动。

2.加强"“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过程管理。

3.用制度化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使学生有序、自信的学习和成长。

4.抓好基础道德、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如爱国教育、法制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文明习惯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5.定期组织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工作,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套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的管理体系。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培养学生充满爱心、团结协作、敢于争先、甘于拼搏、乐于接受的意识,具有文明高雅的气质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能够自觉、高效、成功的学习,能够快乐、幸福的成长。

主要措施:

1.整体构建我校德育序列化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八个转变”: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优化德育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拓展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网络型;认清德育主体,变被动型为主动型;区分德育对象,变整合型为层次型;落实德育责任,变自发型为自觉型;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加强德育研究,变经验型为科研型。

2.用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使学生由乐于接受管理变为“我愿管理,我要管理、我能管理”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模式。

3.用学校文化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熏陶学生。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一处环境都育人,使整个校园成为教育学生的大课堂。

4.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全面提升。

(四)德育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培养一支懂业务、善管理、肯奉献的德育队伍;构建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学校德育体系;健全规范学生行为、评价学生道德素养的制度和办法;培养学生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主义公德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主要措施:

1.本着“不忘初心为学生一生奠基,牢记使命对民族未来负责”的理念开展德育工作,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和培训活动,深入探讨德育研究课题,总结德育成果,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深入研究德育序列化管理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初步形成德育序列化管理体系。

2.抓好五个教育:一是传统教育、正面教育、励志育人;二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三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四是法制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学习安全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师生信息、人身和财物安全。体育课、第二课堂活动、劳动以及其他集体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师生集体外出活动必须履行报批手续,落实安全责任人。五是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不进营业性网吧等场所,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等文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通热线电话,定期刊出心理健康教育墙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好五个活动。一是德育系列活动;二是艺体活动;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扶贫助学活动;五是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树立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观念,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实现“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实现德育创新,科学育人。

主要措施:

1.贯彻“生活德育”、“德育无痕”理念,把德育内容融入日常活动,融入课堂,融入生活。对军训、感恩活动、文明礼貌活动、18岁成人仪式、入学和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完善,对社会调查、读书交流、主题辩论、演讲、文娱汇演等活动有明确的目标。

2.以德育科研支撑德育创新。依托有关“德育”课题的研究,推动学校德育创新。结合课题研究积极探索育人规律,完善德育机制,德育序列化框架、活动内容及成果初见成效。

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探索成功的自主管理模式;利用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加强民主管理,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效果。

(五)教学管理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

1.以“学科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教学研究;开展师徒帮扶和“名师工程”建设,30岁以下教师上好“达标课”,30岁以上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到2024年,县级教学能手再增加15人以上,“兰陵名师”增加10人以上,“沂蒙名师”和市级教学能手再增加1-3人。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加强校本研究,开发学校课程,并建立起一套课程管理评价制度;加大课题管理力度,三年内市级立项课题不少于5项,省级课题不少于2-3项;形成至少3-5门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

3.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施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2023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不低于85%,高考升学率提高提高5%10%

4.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升级校园网,建设智慧黑板;充实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设施设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5.注重学科特色建设,利用师资和资源优势,探索春考、心育工程和小语种方面的特色教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

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科教研、暑期远程培训和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读书活动,引导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做好读书笔记;学校“请进来”,教师“走出去”,与高校联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不断开阔教师视野。

2.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利用三年的时间,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教师综合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的使用与教师的评优树先、职称晋升、评聘结合,发挥评价在管理中作用。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一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名师工作室,落实好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做好课题的立项、中期管理和结题工作;三是探索特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拓宽育人途径。特别是春考、小语种方面的教学。

4.建立较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设立管理虚拟指标,评价教学质量;设立班级管理目标,控制辍学和学生流失;加强学分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高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

5.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高标准的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充实内部配套,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和图书阅览的使用率;改造升级微机室、校园网;2024年为任课教师配备新电脑,全面改善办公条件。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

1.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启动“名师工程”,力争2人获“齐鲁名师”称号,有3人获“沂蒙名师”称号。

2.形成比较科学、完备的教师评价体制和管理制度,教研组的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活动开展更具实效性。成立兴趣小组和竞赛小组,参加各级竞赛活动。

3.提升校本研究层次,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市级课题,学校课程出精品。

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到2024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不低于95%,高考升学率大幅度提高。

5.提高教学设施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阅览开放率,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特色学科建设出成效。

主要措施:

1.加强教师的学习。通过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培训,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写读书笔记不少于6000字。

2.强化常规管理和过程评价。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特别是围绕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重点做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和测试等教学常规工作。

3.建立评价机制,促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档案,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开展达标课、示范课、教育教学论坛等活动,促成教师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师徒结对、专家蹲点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4.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选课和个性发展需要。学科组开展帮扶活动,加强对学困生、弱科生和尖子生的帮扶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骨干教师组织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特长。

(六)科研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

1.教师素质得到提升。有10%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县级教学能手;通过进修学习,有2%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90%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每人每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个学科至少开发一门学校课程;学科组每年有县级以上教研课题1项,学校市级立项课题每年不少于3项,省级课题不少于1项。

3.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青年教师课堂达标率100%90%的骨干教师有结对帮扶对象。

主要措施:

1.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强化教师基本素质。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教师发展的重点。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县级讲课比赛,把青年教师培养为县级教学能手;鼓励教师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实行普通话达标活动,任课教师必须用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到2024年,教师普通话合格率达到95%

2.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活动。主要内容有:一是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教师至少读一本专业书,做好读书笔记;二是每学期参加一次业务培训,如山东省暑期远程教育培训或省市级学科培训;三是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每年教师上交一篇教学论文;四是开展教学汇报课活动,青年教师每学期举行一节汇报课。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教研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措施,制定教科研奖惩办法,规范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建立优秀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保障教科研经费的投入。重视过程管理,对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读书笔记、科研论文、公开课的举办等活动,要及时检查落实,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

1.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专业化水平有根本性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更深厚,并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广阔的教育视野;教师具备良好品格结构,有高尚的个人品格,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研修和培训,使教师研究生学历提高到5%以上。名师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培养和造就省市级骨干教师1-3名。

2.教师教科研能力水平大幅提高。通过深化课改实验,申报省市级课题,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整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教科研学术氛围;建设1-3门精品学校课程,13个精品课题。

3.学校教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设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保障教师学习、进修等经费开支,保证学校科研经费投入每年增加5%;建立奖惩机制,加大对精品课题、精品学校课程扶持力度。

主要措施:

1.实行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全员发展、梯次推进”的目标体系,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发展模式。通过深入推进新教师培训工程和“双师共进”工程,建立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队伍。

2.发挥教科室、教研组的作用。认真组织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开展研修活动,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专题”,引导教师开展主题研讨、教学沙龙、网络教研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3.确立务实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课改沙龙等为基本形式,以课堂教学达标、示范课等为载体,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引导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立足校情、学情、教情,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4.开展八个“一”活动。教师每年要订阅一份教育刊物,参与一个专题研究,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报告,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学期做一次教研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或科研论文,每学年上一节优质课,每学期写6000字读书笔记。提高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实施与调控、总结与反思能力。

5.完善教科研评价机制。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领导,成立组织,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把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教师的考评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奖惩措施,在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总结表彰。

(七)学校文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成立组织,科学规划学校文化建设;以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初步建立起校园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体系;完成校园主干道、主要片区的命名和校徽、校歌的征集工作。

主要措施:

1.成立学校文化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规划设计学校文化建设。明确工作责任,构建起学校牵头、科室年级协作、班级为主体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2.定期召开学校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合理论证、系统规划学校文化建设。

3.明确分工,将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年级和班级,并制定目标责任制。

4.组织征集校园主干道、主要片区的命名和校徽、校歌;增添校园宣传栏,搞好规划,设计各栏内容,做到及时更新;开发荀子思想、兰陵文化、校史等方面的校本课程。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立系统完善的文化校本课程,形成13个有区域影响力的经典校本课程;完成校园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设,使之构成有全方位的文化体系;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富有特色的“书香校园”。

主要措施:

1.组织人员科学论证,选择有优势、有特色的文化校本课程,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并制定发展目标。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画展、文艺节目等;成立学生文化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如文学社、读书会等。

3.建设校园网对外宣传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做好网站维护、内容更新和对外宣传等工作。及时宣传学校开展的各项系列活动。

(八)教干管理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能力培训,提高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继续完善学校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

主要措施:

1.定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

2.加强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召开党员干部学习会,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3.加强各党小组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4.每年推荐选拔12名年轻候选人,作为干部后备力量的重点培养对象。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领导关系,组织关系顺畅;深化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用人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现领导班子年轻化;充分发挥党的民主生活会和学校工会等组织的作用。

主要措施:

1.制定《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方案》,争取3年时间任用10名左右年轻中层干部,使干部结构更趋合理。

2.制定《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细则》,细化干部的任用条件、竞岗程序、目标责任、奖惩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等。

3.坚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定期考核领导干部。

4.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实行教干年度述职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廉洁自律,务实高效”的干部工作作风。

(九)后勤工作阶段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221月——202212

工作目标:后勤工作围绕进一步完善后勤制度建设、加强校园基础建设和服务建设,为争创区域品牌学校做好后勤保障。

主要措施:

1.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制定后勤工作管理条例、考核细则,使后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2.积极筹措资金,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学校足球运动场及附属设施的改造工程,完成学校宿舍洗浴工程。

3.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保持增收节支。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加大教学奖励和科研、师训的经费投入力度。

4.完善教学设施。增加图书的藏书量,每年有一定资金用于购书;优化原有的音、体、美各功能教室室的配置;对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劳技室等专用教室按规标准配备升级。

第二阶段:20231月——202412

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不断细化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主要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学校软件建设,各班教室配装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装备.

2.建设符合现代化学校要求的图书馆、科技楼、体育场、电子阅览室及校园网络化广播系统。

3.完善学生公寓内部设施和安全设施功能,提高室内文化品位,创设师生优良的住宿环境。

4.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使行政后勤人员工作有激情。

七、五年发展远景展望

学校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为主题、以进步为标志,以“尚德立校、规范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策略,以“奋进校园、书香校园、人本校园”为目标,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努力塑造乐学上进、阳光开朗、充满青春活力、具有开创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品质、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的活动的高素质学生群体。努力打造专业上具有研究能力、品德上具有高尚追求、富于理想和激情、坚持民主科学正义的教师团队。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加大绿化、亮化、美化力度,不断加强学校现代化管理,努力构建新时代校园,稳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将兰陵县第十中学建成区域品牌学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