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 索引号 llxdiqizx/2022-0000019
  • 发布机构 兰陵县第七中学
  •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 发布日期 2024-05-15
  • 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名称 兰陵县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兰陵县第七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我校位于兰陵县经济开发区大宗山路中段,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生源也将随之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县教育体育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教育持续、均衡发展。这为我校的特色办学和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

(二)办学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基本建设总投资约3亿元。建有办公楼、实验楼、体育活动中心、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教学楼、标准体育训练场地并配备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功能室。均按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符合标准化学校要求,设施先进。

(三)师资及生源构成

学校在编教职工326人,学历均为本科或本科以上,教师队伍年轻,师资水平较高。教师教学较严谨,热爱学校,集体荣誉感强。

学校现有1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6300名,学生主要来自农村,近几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较高,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远离主城区,优秀学生近两年报考较少。学生品行淳朴,积极向上,但在主动学习、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管理水平方面有待加强。

(四)办学成绩

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全体师生员工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五)薄弱环节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来看,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目前的薄弱环节: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新教师居多,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后续发展空间尚需拓展,在县、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名师人数偏少,名师队伍仍需进一步壮大。

教学改革方面,部分教师仍未实现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不能适应“知识传递者”向“学习促进者”角色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未充分调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需深入落实;学生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设不够规范、层次不够高,教师参与面不广,过程性评价较欠缺。

二、学校发展总体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学校以“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功、成才”作为办学理念,以“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实行“开放式办学、寄宿制管理”的办学模式。学校的长远办学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形式,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建成全县一流的、开放的、有示范性的、高质量的、现代化的普通高中。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发展的主体。 教育、培养、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情操陶冶,以及意志的磨炼,让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生存、会竞争、会创新。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适合性和可选择性上,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为学生全面、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空间。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学校近三年发展目标和基本定位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把学校办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学生向往的“高质量”“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为此,一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以建立党总支保证监督、校长全面负责、教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学校发展的基础;二要大力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以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的依托;三要创新德育工作,以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制度和创新的形式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四要细化教学管理,以规范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学常规、高效的课堂教学、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校发展的支撑;五要强化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后勤服务工作,以聘任制、绩效工资制和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发展的保障。

(三)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1.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技能训练和教科研带动,抓好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

2.完善和健全德育制度和组织机构,创新德育活动,实行全员育人制度,形成完整、高效并具有特色的兰陵县第七中学德育体系。

3.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为师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空间。

4.打造“体育特色”,走出一条学校创新发展之路,彰显学校特色。

三、实现主攻方向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三年发展的突破口。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保证。

一是坚持“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指导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和创新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层级管理,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建设一支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政策性原则性强、廉洁公正的管理队伍。

二是以聘任制、绩效工资制为突破口,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奖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完善校本师训制度,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一整套适合我校教师发展的培训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努力使全体教师具备优秀的师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业务能力和一定的科研水平。完善“合格—成熟—骨干—名师”梯队型教师培养机制,继续组织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促使青年教师尽快合格和成熟;尽快制定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打造名牌教师,培养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争取推出在全市有影响的名师35名,在全县有影响的名师510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完善德育制度和组织机构,创新德育活动,形成完整、高效并具有特色的致远中学德育体系。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面对心理、身体尚不成熟的中学生,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教育便于教育的承接、延续、渐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多样化教育可避免教育的呆板、空洞和低效。

一是完善和健全德育制度、组织机构和德育整体规划。 完善德育工作流程分工,形成政教处、团委为主,学生会、社团和家长委员会辅助的德育组织体系。政教处负责宿舍管理、常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展室和德育活动;团委负责团的活动、志愿者服务、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等。建立完善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二是切实落实全员育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齐抓共管,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行“弱科生承包责任制”,每名任课教师承包2-3人,从学习到生活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重视培训和辅导。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创建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讲坛,做好家校沟通。探索新路子,实现新突破,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构成严密的德育网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岗位明确,人人有责。

三是针对学校实际,开展具有实效性、时代性、创新性、系列化的德育活动。重视学生干部培养,落实学生会“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理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展学生才艺;深入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包括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三月份的“学雷锋”月活动、感恩教育等,并使“学雷锋活动月”、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管理成为学校德育特色。

(二)创建“体育特色学校”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特长人才,依据目标引领,学科培优,特色发展的方针,我校于20213月申报创建体育特色项目学校,于2021年夏季进行体育特长生招生。

1.项目选择

本着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我校将短跨、中长跑、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作为体育训练项目。

2.制度保障

为促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发展,我校制订了《兰陵县第七中学关于举办体育运动特长班的方案》《兰陵县第七中学体育部管理制度》等制度,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兰陵县第七中学体育特长生安全训练协议书》,并制订了《兰陵县第七中学2021-2022体育部年度训练总计划》。

3.科学分工

目前高一年级成立2个体育班,由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对高二高三年级的体育特长生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同时制定专门训练计划,划拨专门训练场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具体分工是:

短跨教练:焦士响

中长教练:吕海峰

足球教练:马浩锋

篮球教练:刘传晓

排球教练:王炳钦

乒乓球教练:徐

健美操教练:王凯歌 王静

每周定时定量训练,保证特长生的专业训练有针对性,有效果,有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