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兰陵县泇河实验学校将对未来三年发展予以重新规划,内聚合力,规范管理,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发展,学校将在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继续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凸显目标机制,抓实常规、聚焦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书香校园,创建小而精的品牌特色学校。使师生的生命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校逐步实现现代化教育。
第一部分 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兰陵县泇河实验学校,坐落于滨河东路与规划7号路交界处西侧,系兰陵县第十六小学改制建成,学校是在解决城东新建居民片区学位不足背景下于2019年4月开始筹建,2020年8月7日开工,2021年9月投入使用,是一所隶属于兰陵县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公办性质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各功能室及运动场地齐全,餐厅最大可容纳3500人同时就餐。学校周边环境清幽怡人,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投入使用后可有效缓解城区初中学校就读压力。
(二)发展优势。
1、党建引领合力强,学校党员数虽然少,但工作合力,先锋引领力强。
2、德育工作实效强。校园常规管理要从最细小的事情抓起,从平凡的琐碎小事抓起,政教处把德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重点在“落实”上做好文章,强化“特色品牌”意识,大力推进红色教育校园特色的创建,不断提高校园竞争力、生命力。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的宣传,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政教处的监督规范作用,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努力做到抓细节不含糊,抓问题不手软,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学校以常规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沂蒙精神进校园、国旗下演讲、学雷锋活动、读书活动、体育等活动的举办,使校园充满了快乐、和谐的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为个性成长、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3、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有一支乐于拼搏、务实创新、团结协作、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更有一支作风顽强、业务精良、善于钻研、素质较高的教研队伍。
4、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作为新建校通过教体局对教育的加大投入和致力于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学校处处充满了现代化教育气息。各班级配备班班通,学校图书室共有图书39000余册。为书香校园的创建提供条件。
(三)发展困难。
1、学校学生数少,教师数不足,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
2、教师素质提升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化,必须依赖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此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前,教师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教师学习、思考、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用科研的方法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学习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办公室合作、协调学习基础还未形成,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
3、质量是立校之本。我校学生均来自周边乡镇,层次不一,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待养成,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如何建立一整套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规划。
4、学校经费严重不足。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目标高、能实现,项目全、有重点,切实际、针对强”为原则,严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办学理念。
兰陵县泇河实验学校将以红色传承,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开拓、爱生、敬业、奉献”的教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风,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为目标;努力构建新课程理念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特色+精致+先进”学校,争创兰陵县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学校各项工作均居于县直学校前列,努力打造兰陵县名校。
1、办学目标:当前,教学班的规模,经费、师资严重短缺,制约了学校发展。学校需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拓宽发展空间,构筑发展新环境,实现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
2、培养目标: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使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普遍让社会满意,提升教育形象;把广大小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并且能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自我完善的快乐一代。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完善校本课程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防范意识,全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艺术活动、读书活动等,开展各级各类比赛等形式,多方位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重视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习惯,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孩子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管理创新目标——推进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管理要把办学的社会满意度在首位,在管理中不断强化,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健全学校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坚持教代会制度,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积极推行校务公开,认真组织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以充分完善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监督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让学校的全盘工作运转有序,让学校更富生机和活力。
3、队伍建设目标——促进干部教师整体发展。
学校将继续加强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改进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要让教职工对领导成员感到可靠、有责任心、有胆略、力求革新,在领导成员个人方面,要具有高尚的党性修养、明确的办学方向、创新的管理意识、精明的管理策略和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能勤政廉政,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领头人,生活中的贴心人,让整个班子形成一个战斗力、凝聚力极强的整体,带领全校教职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发展的任务。
坚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师德整体水平。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认真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倡导自主发展、综合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教有特色,学有深度,具有主动发展、追求优质的精神风貌,具有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4、德育建设目标——加强德育研究,创新德育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增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育人合力。积极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新一轮家长学校基本建设,积极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5、教学质量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深入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基本规范》,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加强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全县先进。积极开展艺术、科技、国防、环保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
(一)强化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深入开展“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严厉查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搞有偿家教等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努力打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教育行风和教育形象。
(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要以实质的创新驱动素质教育,确保教学质量。研究解决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学进度、作业设置、质量检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引领广大教师“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加强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切实利用好《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学生感兴趣、有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开展艺术、科技、国防、环保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创新德育机制,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体系。增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育人合力。加强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内容渗透,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加强学校德育室建设。
(2)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工程,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首先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抓好习惯养成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3)抓好学生法制纪律教育。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为重点,大力推进“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增强普法工作实效。
3、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加强学校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推行人本关怀的基础上,坚持从严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认真解决影响教育形象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教育行风建设。深化校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学校教代会工作,促进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争创兰陵县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2)深入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加强师生节约、节能教育,培养良好的节约、节能行为习惯。建立节约、节能目标责任制,积极推广校园节能环保产品,突出抓好节约办公耗材和节电、节水工作,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积极组织节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努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3)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全面推进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安全与法制教育宣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加大安保、消防等物资投入,争取全部建成校园监控系统。进一步强化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和化学危险药品管理,建立落实学校安全预防、应急机制。
第五部分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厚德载物、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内化为教职工的共识,并成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充分把握教育的内涵,切实把握精髓;其次,在全校教师中间进行充分的动员与宣传,以取得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室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目标责任制,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块清晰。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三)制度保障
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建立立体、交叉、多维的信息网络,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1、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上、财力上的扶持,健全各项硬件设施,努力改善学校现有不完善的实施条件。
2、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走上规范而有序的轨道。从而为教师有效使用先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3、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为重点,量入为出,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盘活有效经费。
总之,未来的三年,兰陵县泇河实验学校将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兰陵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