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第三小学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思路是: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继续实施课题引领战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常规管理,突出构建生本课堂,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扎实提高育人水平。突出十项重点工作:发挥党建品牌引领作用,继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推进教师梯级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教研共同体下的分片联研工作,积极推进五项管理下的作业布置工作,落实德育管理提升,社团活动创新,党建带队建,名班主任工作室,推进学科特色学校建设。
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抓好理论学习。继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教育工作论述,全员分批交流探讨,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学习制度,持续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强化责任意识,抓实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持续开展“五查五转五提升”作风整顿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反思查摆问题,在工作中强化作风建设,解决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足和效能低下的问题,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业务强干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做好党建创新,促进工作融合。定期召开支委会议研究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以党支部为核心,围绕教学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党建载体和形式,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在老师层面,继续推行“党建+教研”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教师梯级发展,让党旗飘扬在教育教学一线。在学生层面,将党建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相结合,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支撑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实施教师梯级发展成长工程,抓实“名师成长俱乐部”、“骨干教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临聘教师成长工作室”四个不同层次的成长团队,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依托“卓越教师成长俱乐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主阵地,落实师徒结对帮扶“五个一工程”;鼓励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及基本功竞赛、优质课比赛及“教学能手”评选,引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快速成长。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利用班主任外出学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方式,强化班主任在班级学生教育、班级管理、班级风气养成以及班级学习发展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和班主任晨会制度,召开班主任学习研讨会和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大家在会上进行个案分析和广泛交流,互相借鉴,集思广益,以丰富育人途径,提高育人实效,提升班主任整体素质。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全体教师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有偿家教;落实师德师风考核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的先决条件,坚持师德“一票否”制度;依托学校“最美人物”评选,树先进典型,给予奖励和表彰,讲好优秀教师潜心育人、刻苦钻研的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三、坚持以“平安建设”为中心点,促进校园平安稳定
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精心组织防火、防震、防踩踏、防触电、防中毒、防校园欺凌等各种安全演练和安全教育,树牢“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防溺水专项行动,强化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加强小学生防范欺凌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矛盾纠纷、欺凌事件排查,消除欺凌事件隐患;全面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全面严明学生纪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四、坚持以“高质量育人”为发力点,促进学校高位发展
一是抓好教学常规,推进“强课提质”行动。继续细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监控,夯实基础,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备课实效,追求“精致、特色+深度、实效”,让备课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实效,持续推行教师课堂提升项目,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和预约听课制度,提升教师在课堂中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以评价改革为抓手,探究“双减”政策下“强课提质、轻负优质”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加强作业精细管理,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加强各类特色作业的设计,注重分层辅导,加强课后服务的作业指导,在培优的同时加强分层辅导工作,促使各科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注重深度反思,对教师备课评价将重点放在教后反思的深度及实效;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持续强化并改进质量检测分析过程的精细管理及评价导向功能,坚持“从基础看发展,从起点看变化、从横向找差距”的评价理念,把质量分析作为质量监控的必要环节和常规手段贯穿于教学始末;加大毕业班管理力度,定期召开毕业班教师会,做好计划,分清阶段,明确任务。二是扎实开展常规教研,努力打造特色教研。完善学科教研组建设,继续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打造教师教研成长共同体,形成浓厚教研氛围;强化常规教研,实现“教研相长”,以校本研修为手段,打造“主题明确、指向精准”的特色教研,逐步引领教师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精巧设计教学过程、规范师生课堂习惯,解决课堂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扎实推进所有课堂的规范、有序、高效。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提升师生素养。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继续有效开展好“读书节”系列活动,将读书活动引向深入。继续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成立学生读书会、阅读俱乐部等社团,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阅读之星等,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持续推行“书写中国”练字工程,加强师生的日常写字检评,定期举行系列写字展评活动,展示师生练字成果,检评练字效果,让翰墨香飘校园;开展“师生读写素养展示”,深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举行师生读写素养展示,全面提升师生读写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针对语文方面“作文难”问题,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展示活动,基础知识大比拼活动;数学方面开展速算、我是小讲师活动;英语方面开展综合素养展示、单词句子默写比赛。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师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学风,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五、坚持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落脚点,凝聚育人合力
一是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和“沂蒙精神进校园”活动,把德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培根铸魂育新人的目标;利用国家重要节庆活动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加强德育管理,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把“最美班集体”和“最美学生”评选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管理的主抓手,进一步完善最美班集体、最美学生评比方案,对最美班级体、最美学生给予量化积分和荣誉奖励,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上进心;继续巩固“无声餐厅”、“阳光路队”、“精彩大课间”建设成果,强力推进“校园安静文化”建设,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持续推进“特色社团”发展,整合学校资源,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特长发展。三是加强常规监管,落实养成教育细节。加强对纪律、卫生、路队、两操、文明礼仪、午休、用餐、校园静文化、班风、班训、班级等常规管理,做到日检查,周公布,月评比,把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重视学生礼仪教育,及时发现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倡导学生争做“最美学生”;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方式,向学生分系列地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四是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合作育人水平。夯实家校共建基础,健全家校共建育人机制,完善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全力构建家校一体的育人体系,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工作的重点,有的放矢,共同教育孩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